“JD。COM客服“问你要验证码,你给吗?选择“不行,验证码不能给别人”的同学送你一朵小红花,选择“官方客服,还是给吧”的朋友请自动上墙。谢谢大家!其实大多数人只看到“客服问你要验证码”,第一反应是“不会吧,是骗子”,但是遇到骗子的套路,如履薄冰,你能分辨出来吗?“你的手机验证码是682xxx,用来登录xxx网页。请不要转发或告诉别人。”因为这条普通的短信,杨女士损失了近7万元!
2018年7月,杨女士在JD.COM商城购买了婴儿纸尿裤。一周后,我接到“客服”的电话,被告知纸尿裤有质量问题,需要强制收回。
由于“客服人员”能准确说出订单号和个人信息,且涉及儿童安全,张女士同意将纸尿裤寄回。随后,“客服”告诉杨女士,需要再次登录JD.COM购物平台,填写信息,办理退货索赔流程。
“客服”将JD.COM网页的登录链接通过微信发给杨女士,杨女士多次登录,均显示验证码超时。至此,“JD。COM客服”建议张女士将收到的验证码发给“客服”帮她操作。
而不是取银行卡号,密码等。,就是拿着验证码在某个平台贷款!就这样,杨女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某平台借了69400元,钱很快全部被转走!
类似的事情还在发生。2018年8月27日,家住广东深圳宝安的刘女士在网上花99元买了一个拖把。由于迟迟没有到货,她咨询“客服”确认退货,在“客服”的指导下通过同样的手段被转入贷款20万元
看了标题说“我绝不会把验证码给别人”的朋友,你在游戏里的时候,未必能识破骗局的真面目!
1被骗者与客服有关系,但他们不通过正规渠道找客服。大部分都是直接在网上搜索“xx客服”,所以找到假客服的可能性很大。
2.当然也有假客服上门的情况。此时,受骗者往往不核实身份的真实性,甚至在微信、QQ等聊天软件上“办理业务”。
假客服会用各种花言巧语欺骗被骗者,要求其交出自己的信息,如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等。
1有事需要客服处理时,一定要走正规渠道,比如从官网找官方电话咨询;
2如果“客服”上门处理声称有事要处理,当然有这种情况,一定要记得核实客服身份!如果“客服”在微信上跟你沟通,这可能就是它不靠谱的表现!
3当你对“客服”列出的各种条目(无论真假)感到困惑时,你只能在跟随对方陈述的时候给自己设置一个“预警点”——个人信息和验证码(这种情况很常见)。
无论客服口中的处理流程多么复杂,无论多么奢侈,只要对方索要个人隐私信息和验证码,警钟就要在他心里敲响!这种信息一定不能给别人!
警方提醒:其实验证码、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不要说假客服,就算是真客服,就算是身边的至亲好友也不可能毫无保留的给对方!因为有很多“害友骗人”“冒充熟人”的情况!让私密的个人信息永远是私密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