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斌喜湖北工业大学
20世纪以前,公共艺术更多的是公共空房间里的雕塑和装饰。今天,公共艺术除了本身的艺术价值外,更注重它的“公共性”。“公”即公开、公开、开放;也就是大众,共享,开放,开放。公共艺术是通过行为表达艺术本质的行为,通过艺术介入吸引人们的互动体验和反思。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进步和当代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公共艺术的形式和载体变得更加丰富多样。然而,公共艺术中的“简”却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和思考。极简的视觉符号,极简的材料,极简的涂鸦,赋予了大众空更多的精神隐喻,激发艺术家和参与者对自然空之间奥秘的遐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突破了传统空的房间。
1.极简主义符号治愈城市灵魂。
由于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人际交往空的变化,如多媒体艺术和网络空的存在,公共艺术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样。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和继承,对生活的融合,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思考,对艺术媒介的广泛实验和探索,都体现在一种新的艺术观念中。公共艺术是“公共的”,是被大众接受的对象。它以“公共”这个概念为对象,提出或回答有关“公共”的问题。因此,公共艺术不仅是城市雕塑、壁画和城市空房间的物化结构,也是对事件、表演、计划、节日、偶发或衍生的城市故事等城市文化的精神提醒。
在公共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极简主义视觉符号的应用,生活中的小动物,“一棵小橡树,一块玄武岩石”,一棵树,一块石头。这些简单的符号和简单的元素也是生命和永恒的象征。艺术家介入并重塑城市公共艺术,增添城市亮点,促进城市与市民的互动,推动城市文化的发展。
1.1、一棵树和一块石头
约瑟夫·博伊于斯(1921.5.12-1986.1.23)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直试图拓展艺术的概念,将传统艺术的静态概念转化为动态概念。在德国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上,他留下了《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这是他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划时代的杰作(图1)。起初,博伊斯在弗里德里希美术馆前的广场上堆积了7000根玄武岩柱子。这些凌乱的柱子像废墟一样躺在街上,与周围整洁的城市规划格格不入。为了移走这些石头,在石头所在的地方种一棵橡树需要500马克。橡树作为欧洲最古老的树木之一,在德国被用来象征德国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大橡树的栖息地逐渐消失,这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生长矛盾的悲剧性缩影。同时,橡树也经常出现在艺术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Friedrich)的画作中,这是对弗里德里希艺术中心(Friedrich Art Center)的艺术家以及文学展览举办地的回应和尊重。
项目启动之初,就遭到了社会各界的不解、质疑和反对。但博伊斯的项目很快得到了相关社会组织和团体的支持:大量免费捐赠的树苗保证了项目的延续,学校、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积极为博伊斯的橡树提供种植空房间。同时,博伊斯还积极发展艺术创作,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现在,在卡塞尔,“7000棵橡树”随处可见。它从城市规划的一个障碍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是人们社会意识的变化。每一棵橡树都矗立在一块小小的玄武岩旁,像一根古老的功德柱,诉说着卡塞尔美好的过去。
这项“以城市绿化代替城市管理”的庞大工程,是涉及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思考和行动。而且,“以绿治城”已经成为卡塞尔的社会共识。在这种理念下,人们享受绿色植物给环境和生活带来的美好。
1.2.人和动物
美国洛杉机港口的橡皮鸭、瑞典奥雷布洛市中心的大黄兔、台北桃园的月兔、浙江乌镇的漂浮鱼、荷兰公共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用简单却震撼的视觉符号丰富了城市公共空空间。
公共艺术作为赋予城市空活力的载体,以“拓展艺术”的理念探索城市空与人的互动,霍夫曼在2007年设计了大型橡胶鸭的橡皮鸭(Rubber Duck)系列,其原型是“浴缸鸭”。极端性、片面性和趣味性是霍夫曼作品的标志。他认为游乐园无处不在。从2007年开始,橡皮鸭走遍了世界各地。2012年9月2日,霍夫曼再次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他的大型装置艺术《月兔》亮相台湾省桃园大源乡海军基地,迎接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月兔”的外观由杜邦防水纸制成,随风飘扬,月兔斜躺在机库中,寓意思考人生,反思人生,犹如坐在白日梦中,进入温柔的天堂。
这些大型玩具出现在城市中,挑战着大众空的功能和目的,改变着城市中大众空的精神,改变着人们对社会生活乃至历史文化的认识。
2.极简主义的材料创造了一个多变的空房间
艺术家往往能超越材料本身,充分利用和协调材料本身的价值和属性。材料从构思到呈现的过程,也是材料自身形态变化的过程。当人们观看作品时,它也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2.1、蜡和不锈钢
安尼施·卡普尔使用极简的不锈钢材料,通过反射使简单的形状展现出丰富的效果,并将周围的人和环境完美地融入到他的作品中。2019年底,卡普尔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在中央美院和祠堂同时举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吸引了很多人。无论是蜡烛还是PVC材质,卡普尔的创作几乎都与“肉”有关,重新诠释了“有血有肉”。蜡烛是杜尚和博伊斯最喜欢的材料。蜡可以在60度内融化,可以和不同的颜色混合,形成不同的效果。蜡质感能很快让人联想到皮肤。蜡是制作蜡像和人体模型的最佳材料。卡普尔将蜡与红色混合,为蜡注入活力。
在中央美院展出的作品《献给敬爱的太阳的交响曲》和《我的红色故乡》中,卡普尔最常用的红色被广泛使用。红色是血的颜色。红蜡从冷链机器上落下,落到地上,打碎地面,瞬间变成一场悲壮的展览,让观众直面生活的创伤,暴力、对抗、战争,给作品带来新的生命和活力。二楼展厅还展示了许多尚未在地面实施的建筑模型和大型设备。他的大多数模型都是关于人体和器官的。通过总结提炼,结合环境地域的特点,将这些带有人性隐喻的作品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相结合。
卡普尔在美国创作的第一件户外公共艺术作品是在at & T Square创作的“云门”采用反光不锈钢材料改造水银,将人、天空和城市建筑映射成作品。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自己的影像。在祠堂的主展厅里,摆放着大量卡普尔的镜子系列作品,如倒置的世界、C型曲面、S曲线、S曲线等。不同形状的抛光不锈钢用于形成不同的镜面反射效果。传统古建筑与现代金属材料的碰撞,抛光不锈钢的镜面折射出古代寺庙建筑的不同角度,让观众参与到作品中,就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一方面,通过镜子,不同的形状融为一体,“S”形可以让同一空中的两个人倒过来,用手机拍照时,会反射出千变万化。
简单的不锈钢材质,在镜像中意味着另一个世界,让古建筑和现代人出现在同一个房间空,普通的不锈钢也能折射出更大更广阔的天空空。
2.2帆布和“伞”
著名艺术家克里斯托(Christo)和珍妮-克劳德(Jeanne-Claude)共同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大地艺术作品,他们用简单的帆布和尼龙绳,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包裹着建筑、山谷、海岸和桥梁。建于19世纪末的德国柏林帝国大厦曾是魏玛共和国民主的象征。战后,德国政府花费巨资修缮了这座建筑,使之成为国民议会的重要会场。克里斯托弗夫人用银白色的化纤布和深蓝色的尼龙绳将整个德国议会大厦包裹起来,使其成为一座银色的地球雕塑。
克里斯托弗夫人的志向不仅仅是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取得辉煌,而是着眼于太平洋两岸。经过6年的策划,她创造了一幅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奇妙画面——在美国加州西海岸和日本东京北海岸撑起3100把巨型雨伞。这是他们的另一个庞大的公共项目,“日美,保护伞狂想曲”(图3)。这一次,他既没有把伞包裹起来,也没有把伞圈起来,而是把伞作为元素,以点状的方式分布在大地上。克里斯托为美国部分选择了一把明黄色的伞,与加州干燥的气候和旱地统一了起来。蓝色的伞选在日本,也适合四面环海潮湿温和的环境。以伞为元素穿越海洋连接两个截然相反的地貌,人造伞花盛开在太平洋的东西两侧。1991年10月9日日出,日本茨城县和美国加州共开伞3100把。这件艺术品反映了两个内陆山谷的生活方式和土地利用的异同。
“伞”作为一种极简主义的材料和形式,创造了一个吸引人的室内空房间。在日本珍贵而有限的空房间里,雨伞被紧密地摆放在一起,有时会遵循稻田的几何形状。在加州广袤的荒原上,伞向四面八方蔓延,有着自由的形态。
运用极简主义的材料,克里斯托弗夫人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思维,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走出美术馆,注重人与艺术的互动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活动中,亲身感受艺术的温度。
3.极简涂鸦引领社会公益
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或风格。是使存在于大众空中的艺术与当代文化意义上的大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体现大众空中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展览体现了涂鸦艺术与公共生活的密切关系。涂鸦艺术在公共环境中,公众可以参与,满足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涂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和公众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拉近了公众和艺术的距离。
基思·基斯·哈林从一个街头涂鸦客成为美国著名的街头涂鸦艺术家,源于他颠覆传统艺术观念的“艺术家只是媒介”的理念。他的作品充满童真和想象,纯净而充满色彩,具有强烈的波普艺术风格,深受大众喜爱。他的涂鸦作品被印在t恤和手表上,做成城市雕塑、公共景观等。在哈林的魔幻涂鸦中,一切都是极简的。
基思·哈林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儿童事业。他画了很多壁画,很多都是在医院的儿科病房里画的。哈林将艺术推向更多的普通人,创造了人文关怀的主题,并从政治立场、公益取向等表现形式完美诠释了他的艺术精神。既能装饰空房间,又能吸引公众注意力,从而产生经济效益。没有群众就没有公空室的发展,涂鸦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涂鸦艺术具有商业价值、娱乐功能、文化传承、交流反思、公共场合价值再创造空等特征。在公共空房间里,涂鸦是艺术家内心情感释放的产物,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哈林的作品《用童心反对家暴》灵感来源于生活,是哈林以一个孩子的形象创作的作品,用橙、黄、蓝三种对比色。孩子站在两个大人之间,头上戴着橘红色的爱心,伸出双手制止大人之间的争吵。这部作品是对家庭暴力的谴责。哈林运用涂鸦的极简主义艺术造型,将一些富有表现力的造型特征转化为简洁明了的图像语言,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加强了公共艺术作品的可读性,体现了简单图形符号的深刻含义,丰富了公共艺术的创作风格,推动了公共艺术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4.结论
艺术指导生活,生活给予艺术灵感。公共艺术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核心包括以艺术的介入改变公共价值观,简约的视觉符号,简约的材料,简约的色彩,赋予公共艺术新的生命力,以艺术的形式建构对人与环境、人与生活、人与艺术的感知和反思,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迅速满足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单调的国际大都市早已失去了创新精神。大众空不再关注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忽视人的精神需求,艺术的多样性日益减少。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艺术与生活的互动。针对社会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来揭露、质疑、颠覆,来表达人们的精神诉求。
资料来源:Guangm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