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证报考条件2021(园长必备 教育部发布《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一直以来,都有很多朋友咨询幼儿园园长的职责问题。今天边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部下发的相关文件对幼儿园园长职责的要求。

2005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通知,其中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明确阐述了幼儿园园长的主要职责和主要工作方向。

这份文件从三个方面(办学理念、专业要求、实施意见)阐述了幼儿园园长的专业标准。是当前引领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幼儿园园长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因此,这份文件对校长至关重要。不用说,下面小编会为您呈现文档原文。


以下为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原文: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为促进幼儿园园长专业化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园长队伍,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园长是履行幼儿园领导和管理职责的专业人士。本标准是合格幼儿园园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引领幼儿园园长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幼儿园园长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的重要依据。


一、办学理念

(一)把道德放在第一位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对教育的领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园工作,履行法律赋予幼儿园园长的权利和义务,积极维护幼儿合法权益;热爱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管理工作,有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职业道德,以德育人,关爱儿童,尊重教职工,为人师表,勤政敬业,公正廉洁。

(2)面向儿童的

坚持以幼儿园为本的理念,把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作为幼儿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幼儿拥有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对所有孩子,平等对待不同民族、种族、性别、身体条件、家庭条件的孩子;尊重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教育,以个性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

(三)引领发展

园长作为幼儿园改革和发展的领导者,负责领导幼儿园和教师的发展。把握正确的办园方向,坚持依法办园,建立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激发教师自主成长的内在动力。

(四)能力很重要

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突出园长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不断提升规划幼儿园发展、创造教育文化、引领保育教育、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节外部环境等能力。坚持不断的实践和反思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5)终身学习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主任专业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文化艺术素养;与时俱进,紧跟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使幼儿园成为园长、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成长的家园。


二。专业要求

专业职责 I 规划幼儿园发展

专业要求:专业理解和认可

1.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2.注重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凝聚教职工智慧,树立共同发展愿景,明确发展目标,形成办园合力。

3.尊重学前教育规律,继承办园优良传统,立足幼儿园实际,因地制宜办好幼儿园。

专业要求:专业知识和方法

4.掌握国家教育方针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学前教育相关政策,如《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

5.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优质幼儿园的成功经验。

6.掌握幼儿园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和评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专业要求:专业能力和行为

7.掌握幼儿园发展现状,分析幼儿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形成幼儿园发展思路。

8.组织专家、教职工、家长、社区成员等力量参与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定。

9.根据发展规划,指导教职工制定和实施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

10.监控幼儿园发展计划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根据实施情况修改幼儿园发展计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计划。


职业责任二:营造育人文化

专业要求:专业理解和认可

11.把文化教育作为重要的办园内容和方式,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协调发展。

12.注重幼儿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

13.尊重和关爱师生,体现个人尊严,感受和谐快乐,是幼儿园教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可以陶冶幼儿情操,启迪幼儿智慧。

专业要求:专业知识和方法

14.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

15.了解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掌握促进优秀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6.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理解和欣赏儿童独特的表达方式。

专业要求:专业能力和行为

17.营造体现办园理念的自然人文环境,形成积极、包容、友善、关爱、健康、活泼的园林风貌。

18.营造陶冶师生情操的氛围,向教师推荐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儿童经典书籍,防止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

19.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融入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

20.巩固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力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社区)和家庭参与幼儿园文化建设。


幼儿园园长证报考条件

职业责任3:护理教育的领导力

专业要求:专业理解和认可

21.坚持教育与关爱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把孩子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对孩子的发展有合理的期望。

22.珍惜游戏和生命的独特价值,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重视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儿童良好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防止和克服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

23.尊重教师在护理教育中的经验和智慧,积极推进护理教育改革。

专业要求:专业知识和方法

24.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国家发展目标和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

25.熟悉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一日生活、游戏等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知识和方法。

26.了解国内外幼儿园保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经验,了解教育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管理和保育教育活动中应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专业要求:专业能力和行为

27.贯彻国家有关保护教育的规定,结合园区实际,组织制定和科学实施保护教育活动。

28.具有较强的课程领导和管理能力,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指导幼儿园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组织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

29.建立园长深入班级指导保育教育活动的制度,利用日常观察、观摩活动等。及时了解、评估保护教育的状况,并给予建设性的反馈。

30.领导和保障保护教育研究活动的开展,提高保护教育水平。


专业责任四:引领教师成长

专业要求:专业理解和认可

31.尊重、信任、团结、欣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促进教育工作者的团结合作。

32.重视主任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专业发展。

33.明确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意识。

专业要求:专业知识和方法

34.把握教职工的职业素质要求,明确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35.熟悉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指导教师开展护理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方法。

36.掌握园本教研、合作学习等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方法,以及激励教师积极发展的策略。

专业要求:专业能力和行为

37.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在职能力提升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和提供条件和环境。

38.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激励和评价体系,构建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机制,落实每5年每名教师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

39.培育优秀师德,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引导和支持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掌握扎实知识、秉持仁爱之心,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增强教职工的法治意识,禁止歧视、虐待、体罚、变相体罚等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

40.维护和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建立优秀教学和薪酬的激励制度。


职业责任5优化内部管理

专业要求:专业理解和认可

41.坚持依法办园,自觉接受教职工、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42.提倡德治,重视主任的榜样作用、人格魅力和专业领导力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4.尊重幼儿园管理规律,实行科学民主管理。

专业要求:专业知识和方法

4.掌握国家对幼儿园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园长的职责。

45.熟悉幼儿园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幼儿园管理的先进经验。

46.掌握幼儿园规划、卫生保健、安全、教职工管理、金融资产等管理方法和实践。

专业要求:专业能力和行为

47.形成幼儿园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认真听取党组织对幼儿园重大决策的意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48.建立健全幼儿园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教师、保育员、保健医生、保安员、厨师等岗位职责。,提高幼儿园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49.建立教职工会议或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推进园务公开,尊重和保障教职工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民主权利,有条件的幼儿园可根据需要建立园务委员会。

50.建立健全幼儿园应急机制,制定相应预案并定期实施。

开展安全演练,指导教职工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理各类自然灾害、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


职业责任六:适应外部环境

专业要求:专业理解和认可

51.充分认识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伙伴,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推进家庭教育。

52.注意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空空间。

53.注意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生活经验,发展社会性。

专业要求:专业知识和方法

54.掌握幼儿园与家长、相关社会机构和部门有效沟通的策略和方法。

5.熟悉社会(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和特点。

56.指导教师了解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专业要求:专业能力和行为

57.建立幼儿园对外合作交流机制,开放幼儿园,形成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社区)、园际的良性互动。

58.对家庭和社会(社区)进行公益性科学育儿指导和宣传,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方式,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情况。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注意通过各种渠道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

59.加强幼儿园与社会(社区)的联系,利用文化、交通、消防等部门的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60.引导家长委员会和社会利益相关方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吸收合理建议。


三。实施意见

(1)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园长、副园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施意见。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本标准作为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根据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本标准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制定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规划。严格幼儿园园长资格标准,完善幼儿园园长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幼儿园园长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幼儿园园长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为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幼儿园园长培训机构应当将本标准作为园长培训的主要依据。注重学校主任的职业特点,加强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要根据导演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完善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改革培训模式和方法。加强导演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导演专业成长科研,促进导演专业发展。

(4)幼儿园园长应以此标准作为其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制定自我职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职业发展意识。主动参加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和自学,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管理方面的专家。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