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北京和上海同日公布数字人民币中奖结果,拿到红包的“幸运儿”们即将开始“买中买”的快乐体验。
在研究如何花这笔钱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数字人民币的载体——数字人民币钱包。
我们都见过装纸币和硬币的钱包,有不同的质地和形状。数字人民币虽然只是“人民币数字化”,但也需要一个载体——数字人民币钱包。
这种数字人民币钱包非同寻常,不是谁都能“生产”出来的。鉴别数字人民币的真伪,需要满足线上线下全场景应用,即使信号不好也可以使用,老人小孩甚至外国人都可以使用...
因此,不仅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运营机构都在开发数字人民币钱包。
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多家银行推出了数字人民币体验区,方便参会者了解数字人民币的特点,体验其多种使用场景。5月8日,观众在了解数字人民币的特征。新华社记者郭成摄
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形成“10+1”格局: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北京冬奥会的基础上,新增上海、海南、长沙、Xi、青岛、大连6个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
经过多轮试点活动,数字人民币钱包已经亮相:
1.数字人民币钱包分级管理,客户识别强度不同,钱包等级也不同。
客户识别的力度,其实就是客户实名的力度。如果开钱包时只用一个手机号,没有绑定卡和身份证,实名低,支付金额自然有限。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1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介绍,权限最低的四类数字人民币钱包为匿名钱包,余额限额为1万元,单笔支付限额为2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5000元。
想用数字人民币买2000元以上的东西怎么办?然后需要升级钱包,上传有效身份证件信息,绑定银行账户信息。
穆长春透露,升级为二类钱包后,数字人民币钱包余额上限将提升至50万元,单笔支付限额提升至5万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10万元。
2月4日,一名消费者在深圳龙华区一家超市使用“数字人民币春节红包”购买食品。新华社记者毛摄
2.根据发卡行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钱包和企业钱包。
人民币主要用于支付交易。钱包开放的主体不仅是个人,还包括个体工商户、企业、医院、轨道交通运营商等...
不同的主体对打开钱包的要求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穆长春介绍,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开通个人钱包,根据相应的客户识别强度,采取分类交易和余额限额管理。其他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开通法人钱包,根据钱包是在柜台开通还是远程开通来确定交易和余额限额。钱包功能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
3.数字人民币钱包不仅是手机app,还有很多硬钱包。
很多人都知道数字人民币可以通过手机“扫一扫”“摸一摸”进行交易,但很多人对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一无所知。
事实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包括IC卡、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老年人推出了加载健康码的硬钱包产品,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功能,同时方便了疫情防控下老年人的日常出行。
2021年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职工食堂,员工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支付。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4.网购担心暴露“数字足迹”,数字人民币的副钱包设计保证了隐私。
在最近的几次试点测试中,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场景已经从线下商店扩展到了线上。在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钱包支持多个子钱包应用,如JD.COM、滴滴出行和美团骑行。
每一笔基于银行账户的网络交易都会留下“数字足迹”,互联网平台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很容易获取。通过数字人民币在线消费,用户的支付信息会被打包加密,然后以钱包的形式推送到电商平台。平台无法直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有效保障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
不仅如此,钱包持有者可以将主钱包设置为母钱包,并在母钱包下开设多个子钱包,个人通过子钱包可以实现支付场景下的限额支付和有条件支付等功能。
企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子钱包实现资金归集发放、账务处理、财务管理等。个人可以通过子钱包管理孩子的日常消费,甚至藏一些“私房钱”...
5月8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工作人员展示一款数字人民币支付终端。新华社记者郭成摄
各种数字人民币钱包让你眼花缭乱吗?钱包的丰富,说明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和功能越来越丰富。
金钱无足成千上万。我们期待日益丰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带来高效、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记者:武玉、桑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