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人,他自称是一个普通的农业从业者:在80年代畜禽规模化养殖之初,他创造了多个第一;21世纪初,中国畜产品绿色产业联盟成立,创新技术和模式沿用至今。2011年,成立了第一个有机生活俱乐部,以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他就是黄春元,原中国兽药监察所副所长、中国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活跃在畜牧业62年。
黄春元的畜牧情怀始于1956年。那一年,黄春元考上了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第二年,他被送到江苏省涟水县农村劳动锻炼。黄春元回忆说:“当时我发现农村有些地方用柴火做肥料熏土。然而,它消耗木柴,产生较少的肥料。我觉得当地有很多砖窑。如果能把烟抽出来熏土做肥料就太好了。后来砖窑厂的烤烟土在全县推广做肥料,成功了。”
1981年,中国规模化养殖刚刚起步,时任北京市昌平县畜牧水产局局长的黄春元发挥开拓精神,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化养殖,创造了中国四个第一:“举办了第一期现代化养鸡培训班,全国培训了2000多名鸡骨干;与农民日报社合作合办全国首家养鸡函授部,为全国培训函授学员5万余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学会和协会,成立了中国畜禽信息中心,搭建了专家和企业家进入市场塔的平台。并扶持培育了全国第一个万元养鸡户”。
2002年,中国农林牧渔经济协会副会长黄春元牵头成立了中国畜产品绿色产业联盟,研究出一套生产绿色畜产品的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特别是双汇等大型养殖场至今仍在使用的“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技术。
2011年11月,在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的支持下,由30家企业联合发起,100位专家支持的春园有机生活俱乐部成立,旨在探讨有机文化,宣传有机理念,发展有机产业,推广有机产品,倡导有机生活。
“八年来,俱乐部讲了两个故事,巴山土猪的故事和鳄鱼皮的故事;推广了一种模式,有机食品和保健的结合;迈出一大步,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研究会有机生态产业联盟成立。联盟在20多个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会员企业数千家,正在大力推动中国有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食品安全开辟了广阔的通道。”黄春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