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
手机电脑都被解禁了。
未成年人小刘刷手机时
刷一个关于解锁未成年人微信转账限制的视频。
小刘按照视频的方法。
加周为微信好友
危险危险。
其实这是周发布的虚假广告。据周介绍,如果要解锁转账,需要使用成年人的手机。在周某的引诱下,小刘用母亲的手机,将母亲手机的微信号和微信密码改成了周某提供的微信号和微信密码。
为了进一步实施诈骗,周某诱导小刘给他发微信红包,谎称这是解除未成年人微信转账限制的流程,7天内会自动返还转账的钱。
小刘信以为真,给周发了红包。在发现微信账户余额不足的情况下,周某诱导小刘用手机向借款银行借款,并继续给他发红包、转账。
周某先后骗取小刘共计7996元。第二天,周某再次诱导小刘在借条上借钱。被小刘妈妈发现后,他报了警。
上海崇明法院经审理认为
周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予以支持。周系初犯,情节坦白,自愿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依法予以从轻处罚。
据此,法院判决周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
法官的陈述
网络诈骗千变万化。未成年人判断力弱,容易上当受骗。本案中,周某利用小刘想解锁转让限制的心理,逐渐将尚未成年的小刘拖入自己的骗局。寒假和春节假期,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防骗教育,看好孩子的“钱袋子”,不要向孩子透露手机支付密码、银行卡密码等信息。此外,还要提防其他类型的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如虚拟物品(游戏装备)交易、冒充亲友、返利陷阱、网络购物等。
提供线索|刑事法庭
文|何瑞鹏
编译|何瑞鹏
【来源:上海崇明法院】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出处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以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电子邮件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