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冬奥特许零售店展示的不同尺寸的陶瓷版“冰盾盾”和“雪荣蓉”。李宏图摄
德化冬奥特许零售店展示的不同尺寸的陶瓷版“冰盾盾”和“雪荣蓉”。李宏图摄
众信。本报福建德化2月20日电(记者孙红)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绒绒”已经是知名度很高的“爆款产品”,这也让生产陶瓷吉祥物的德化“火”了起来。
“现在可以买‘冰码头’了吗?”“我要3000套‘冰敦敦’和‘雪绒绒’现货?”......作为授权生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陶瓷企业的负责人,郑鹏飞最近接到了一个软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到200多个电话,都是来问有没有货的。”
面对这样的爆炸性产品,郑鹏飞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也感到意外。“公司成立30多年了,从没见过这么火的。”从正月初六开始,郑鹏飞就召集一直在德化过年的工人回厂加班,但还是供不应求。
画陶瓷版的“冰码头”。李宏图摄
记者了解到,郑鹏飞的企业是陶瓷版“冰墩墩”和“雪绒绒”的唯一授权生产企业,生产20厘米高的存钱罐和15厘米、8厘米高的摆件三种尺寸的产品。
不仅是产品的畅销,更是“一墩难求”。连日来,火热的“找码头”之旅也带动了德化的旅游业。很多学校、旅行团、自驾游的游客都来这里看“冰墩”的制作过程,感受千年陶瓷工艺的精致。
“要以北京冬奥会陶瓷吉祥物‘冰盾盾’为有利契机,进行爆发,在吉祥物制作过程中打造旅游点,升级陶瓷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人和旅客,促进德化旅游发展。”滑县县长方在调研陶瓷企业时说。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其瓷雕技艺举世闻名。早在宋元时期,德化陶瓷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与丝绸、茶叶齐名于世。2015年,德化被联合国世界工艺理事会授予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称号。2021年7月,德化窑遗址作为“泉州: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遗产之一,被列入遗产名录,成为首个瓷窑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作为中国最大的西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德化一直沿袭传统制瓷技艺,全县70%的陶瓷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德化陶瓷产值突破450亿元。
作为一家外向型陶瓷企业,郑鹏飞告诉记者,2021年,公司出口量占总销售额的80%以上。“目前我们要想办法增加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在规划如何利用北京冬奥会的契机,让企业进一步发展。”
他说:“我们将更加关注R&D的标准化、创新、管理等。,让企业真正与全世界的客户建立联系。”
如今,包括郑鹏飞在内的许多陶瓷企业已经从单纯的制造商和经营者转变为文化传播者,沿着千年丝绸之路扬帆起航。
“寻码头”的火热之旅,带动了德化的旅游业。李宏图摄
2月中旬,国家陶瓷工业工业设计研究院启动了以奥运精神为主题的“冬奥会陶瓷征集令”,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中国(德化)2022冬奥会陶瓷文化创意设计,旨在进一步探索冬奥会文化与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关系,进一步塑造德化陶瓷高品质、高规格的形象。
近年来,德化利用“科技元素”和“文化元素”双向赋能陶瓷产业,在设计、材料、工艺、使用等多方面发力,形成了传统陶瓷雕塑、西方工艺陶瓷、日用陶瓷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借助北京冬奥会这一热点,德化将进一步挖掘陶瓷历史、制作技艺和文化元素,加强工业设计,推动跨界融合,不断扩大德化这个世界陶瓷之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