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觉中国
文| shenrancaijing,作者|王敏,编辑|金冕。
“本科毕业,找工作找emo,想在厂里拧一下。”进工厂本来是求职不顺利时的自嘲,但有些本科生真的把进工厂工作变成了现实。
张磊一从南方某省会城市毕业,就进入了在线教育行业的一家领先公司。去年4月离职后,他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即使月薪3500元的文员,也只招有经验的。”张磊的经验仅限于教育行业。她能尝试的岗位工资大幅缩水,从未超过4000元。找工作不顺利,她选择了考研,同样以失败告终。此时,她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不得不另寻出路。
张磊选择进入工厂。虽然每天要在车间待8个小时甚至12个小时,但工作门槛低,上手快,收入能比以前高一两千。
像张磊这样走进工厂的年轻人不少。经常有人问他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本科毕业还要去工厂工作?”
深燃和其中几位聊了聊,发现他们的故事可能会扭转一些固有印象:第一,在工厂工作的收入不一定很低,有的人月薪能达到几万元。第二,不都是从最基础的流水线开始。如果他们有本科学历,还可以从事行政、财务、技术员、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据报道,一些工厂为招聘提供免费餐、宿舍级住宿、出勤奖和内部晋升奖。
河南洛阳的白静为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考研积累资金,已经是第四次进厂了。在河南余,因为本科专业相关的体育训练收入太低,他在工厂当技术员,包吃包住,一年拿十万块钱的工资,相当于家乡镇普通教师的三倍。大学毕业的崔烨,没用学历,但因为韩语优势和简单的CAD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厂干了6年,前4年的流水线岗位让他的账户余额超过了50万元。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反复的倒班,枯燥的工作,不明朗的职业前景,让他们感到疲惫。外界或鄙夷、或嘲笑的目光,让他们感到压力。有的人爱面子,会主动隐瞒学历,有的人比较务实,借机积极争取升职加薪。
他们进厂就想清楚了,要么是短期过渡,要么是为了快速省钱。“现实就在眼前,我们要在社会上生存,不要太在意外界”。
毕业后为什么去工厂?
2022年2月22日,家住河南的白静独自坐火车来到苏州,去工厂上班。
前一天,是考研放榜的日子。白静考砸了,她若有所思地说“果然结果和出考场时的第六感一样”。这是二战白京战败。她不愿意再打了。但如果要准备考研,继续住在外地的考研宿舍,就算再节俭,一个月也要2000元左右。短期内很难找到一份弹性大又能快速省钱的工作,但是可以进工厂。
工厂用户需求旺盛,特别是江浙、福建、广东等有很多工厂基地的地区。
23岁的她对工厂并不陌生。这是她高中毕业时第四次在工厂被中介拿着传单去学校招短工。她去过做钻头的电动工具厂,也去过富士康的手机流水线。流水线上的生活很苦很累。好处是生活成本低。每次进厂一个多月,她都能拿着4000元左右回本。
“这笔钱看起来不多,但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却能做很多。”白静拿着大学赚的钱,和朋友一起去衡山和泰山旅游。然而,大学毕业后,白静仍然需要去工厂打工攒钱,这是意料之外的。
白静告诉沈燃,短期临时工的工资是按小时计算的。在中介发布的招聘简章上,很多电子厂的工资都不到25元一小时。但是因为疫情,工厂招人不容易。白静进厂时,时薪34元。这是她四次进厂以来的最高价。
这次进厂,白静打算干三个月,预计收入两万。她存钱的目标是“至少16000元”,以支撑她下半年准备考研的开销。
一些在工厂工作的本科生,像白静一样,把在工厂工作当成一个过渡时期,也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这份工作的可观收入感兴趣,尽管辛苦。
崔烨本科毕业后半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在江苏一家外资工厂,做了六年。主要原因是为了赚更多的钱。2011年左右,当大部分大学生在当地一个月只能挣两三千元的时候,崔烨的月薪是上万,加上加班费。在流水线上辛苦工作四年后,他的账户上存了大约50万元。
最后因为公司效益不好,开始把工厂搬到东南亚,他被裁了,不得不离职。
于,1995年出生,本科毕业后在家乡省会郑州工作,从事与体育相关的专业培训。每个月的工资刚好够他房租和吃饭。工作一年,他连一万块钱都没攒下。于是决定转行。
刚听说有大学生去杭州一家工厂做包装材料,交了五险一金后每个月少则五千,多则几万,日常开销也低,甚至可能不到工资的30%。“有的新工厂直接包大学宿舍,条件比北上广的小隔断房好,餐厅饭菜也不错。”
于是,2019年,余在这位同学的推动下进了工厂。慢慢的,我也开始了解工厂市场。
2021年年中,他离开了原来的工厂。休息了半年后,他打算今年去福建一家新能源厂。“新能源火了之后,一些相关工厂的待遇也变得拔尖了。”他的一个同学已经探路了,下一批公开招聘前他就要走了。
“本科生去工厂打工丢人吗?”这就是一些大学生在进厂前犹豫不决的原因。然而,余知道,当他进入工厂时,进入的门槛是很低的。只要他能吃苦,就能在这里迅速积累一桶金。“他有‘余粮’才能不慌”。
久坐,重复,枯燥,在工厂工作不容易。
到达苏州当天,白静被提前联系好的中介接走。在路上看到周围环境越来越冷清,她一度很不安:“你不会被骗了吧。”
好在白静一路走好。抱着短期过渡的心态来的,白静不介意吃苦,“只要工资够高就行”。
受访者在白静工厂办公室现场提供的照片
第二天,白静在中介的指导下面试、考试、签约、入住宿舍。到了苏州三天后,她终于安定下来了。
很多工厂直接分配工作,白静被分配到了“质保”的岗位,“主要是检查手机屏幕有没有污渍”,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新人培训。
她一进车间就开始上夜班,从23点一直到第二天7点,一共8个小时。三天后增加到10小时轮班,开始“两班倒”状态,一个月白班,一个月夜班。
白静刚进厂的时候,每天要站12个小时。幸运的是,她还能坐着。“这样的强度已经算‘温柔’了,但是有点扎眼。”在8小时的晚班中,除了中间休息20分钟外,一直用眼睛,“整晚揉眼睛”[S2/]而且,在无尘车间里,穿着无尘服戴着口罩工作8-10个小时真的不容易。
“累”是每一个被采访者刚到工厂时最深的感受曾经在外资工厂流水线上的崔野,也是每天站12个小时,8: 30到20: 30,一个月日夜轮班,每个月休息一两天。“我的体重从130多斤降到了90多斤,妈妈非常担心我的健康。”
于也是如此。虽然因为学历关系一进厂就是技术员,主要负责调试设备,但并不轻松。他的工厂是“三班倒”(白班后一天,下一个夜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每天围着机器转,有时候机器不好用,需要一直调试,很累。”
工厂的工资基本上是由工时决定的。想拿高薪,主要靠加班。余最一个月收入过万,代价是半个月上7天班7个夜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
接下来在于打算去的新能源厂,本科学历可以直接从三级开始,起薪更高。但是,还是要看岗位的分配。
除了“累”,本科生进厂第二大感受就是枯燥乏味。
崔野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在车间加工屏幕轻板和卡槽,都是机械化的动作,对机器生产的轻板进行冷却、切割、加工,完成这道工序需要几十秒。每天处理成千上万个光板意味着重复这个过程数千次。
崔野前厂受访者供图
熟悉操作流程后,崔叶每天都会在手机上下载大量有声小说。进入车间后,她戴着耳机听书,同时工作,以减轻工作的痛苦。那四年里,他听遍了易中天等人的相关作品,对《黑道》《神仙传》等网络小说也念念不忘。
在流水线上干了四年,崔烨终于遇到了“升职”的机会。因为当时工厂需要懂办公软件和韩语的人,他正好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被调到人事相关的岗位,他只需要偶尔进入车间。
但在工厂里,即使是全包的住宿和低廉的生活成本,这曾经是一个诱人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一个桎梏。
流水线上的四年,崔野吃住都在厂里,一个月才出一次厂,感觉很无拘无束。大学毕业时所谓的“理想和抱负”,在枯燥的生活中逐渐消磨殆尽。
在食堂吃了不到一周,白静就已经腻了。“在食堂看到炒面就难以下咽。”工作后只想睡觉,没有精力做其他事情,更别说准备考研了。
据余的观察,有些工厂会有工龄津贴。呆的时间越长,工资越高。但是因为不适应流水线作业,很多本科生进厂后会慢慢从车间干到行政、文书岗位,即使工资可能会下降。
在社交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本科生发帖,要么抱着短期转行的心态,要么抱着体验生活的心态,誓要进厂工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受不了这份苦的。干了几天就“拎着桶跑了”。
在工厂工作值得吗?
在进厂的大学生中,很多人熟悉的是当代Ampere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uxshare等a股巨头,但不是k线图上红绿柱的涨跌,而是工资的高低,是否有五险一金,住宿条件是否优厚。
“毕业后进工厂后悔吗?”在不同的人心中,天平会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在工厂做短期过渡的人,为了快速攒下一笔钱,无怨无悔。
白静从一开始就很确定,这次旅行的目的是为了省钱。虽然每次进厂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只要能在短时间内省钱,就只有一个字,“忍”。离家不到一周,白静已经无数次默默流泪,终于一遍遍体会到那句话,“大人的世界没有容易的事”。
但也正是因为入厂的艰辛和不易,白静才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一定要考研,进入新的圈子”。她祈祷,“我希望这次过后,我不用再去工厂工作了”。
张磊进厂后,被通知可能从数据录入调到质检。这也意味着她从坐着到站着都要工作,一站就是一天10个小时。我终于明白父母为什么反对这份工作了。
在余的计划中,至少在短短的几年内,他还是想进工厂的。“我也想回家当老师,但是我们当地工资不高。我表姐工作单位不错,工资不超过4000元。这个工资水平,我照顾不了年迈的父母。”
他打算攒够第一桶金,等有合适的机会再回家开店做生意“毕竟在工厂打工攒钱是我成功实践过的方式”。
然而,已经离开工厂的崔烨,在回忆自己六年多的经历时只有遗憾[/s2/]如果让我再来一次,我绝对不会马上毕业就去当工厂工人。
2017年,工厂倒闭,失业的崔烨也失去了人生方向。“在流水线上干了几年,能力没有任何提高。”后来他也尝试过去其他工厂工作,但是每到一个新工厂,都要从零开始积累经验,语言能力不再需要,工作更累,也没有以前的工资。
那时候的崔野,虽然在6年的工作中攒下了一笔钱,不为生计发愁,但却极度迷茫,麻木,抑郁了半年。据他说,他的父母把他赶出了家门,因为他崩溃了。
最终,他决定重新开始,看书,准备法律考试。幸运的是,他顺利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第二年,他通过了法律考试,他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通过了实习。即使一开始工资只有两千多,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常常想,如果自己不是在刚毕业的时候选择了这条看似比较轻松的路,是不是就不会有荆棘蹉跎的岁月?
入行三年多,崔烨的账户资金增速远不如他在厂里的时候,因为费用在增加。“以前在厂里,和朋友吃一顿饭超过100块钱,我都要犹豫很久。但现在,对于社会工作和任何一顿饭,你都必须在200元以上”。
即便如此,他认为“还是值得的”。以前车间里我身边只有几个人,“联系人”都是和他一样没有一技之长的工厂工人。“很多人只是在作坊里混日子”,而现在,世界更广阔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白静、于、崔烨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