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之后,
近期,多家中大型银行发布了
宣布清理“睡眠账户”,
其中,就包括工行。
工行表示,从今年7月起,将对用户长期不用的个人银行账户(借记卡和活期存折)进行清理。此外,光大、中信、平安、兴业、广发等股份行的清理行动也在进一步开展。
记者梳理发现,银行主要清理账户余额低于10元且长时间无交易的“休眠账户”,以及个人在同一银行开立的超过监管要求的账户。
然而,银行清算的类型和标准并不一致。一些银行会清算两者,而另一些银行只会清算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清空账户并不意味着直接销户。有的银行注销符合相关条件的客户个人账户,有的银行只限制交易功能,必要时仍可通过激活重复使用。
新增多家银行清理异常账户
中国工商银行5月7日发布的《关于清理长期固定个人银行账户的通知》显示,自2021年7月起实施长期固定个人银行账户清理工作。清理范围为:截至今年6月30日,所有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账户余额为零、未签订信用卡、个人贷款还款等收付协议的账户(借记卡、活期存折,下同)的账户功能调整为非柜台业务。其中,金融社保卡、军人保障卡等特殊账户不在清理范围内。
5月6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期将清理个人休眠账户和长期不活跃账户,重点针对一人持有4张以上该行ⅰ类卡的情况,广州医保卡、北京物业维修资金查询卡、长沙住房公积金查询卡等特殊用途卡除外。
光大银行对“睡眠账户”的定义是“如果一张卡两年无交易,账户余额为零,无待结利息,无存款明细及相关账户,无资金、第三方存管、零售贷款、外汇买卖等业务,账户状态正常,符合转为睡眠账户的条件。”
4月23日,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均发布了清理股票账户的公告。其中,平安和兴业的清理范围包括“一人多户”和“长期不活动账户”。之前清理睡眠账户后,中信银行主要针对超过规定数量的一类、二类、三类卡。
早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多家银行都发布过类似公告。2月8日,中国农业银行宣布,从3月10日起,开展长期不动个人账户清理工作。清理范围为三年以上(含三年)未交易、主账户和子账户存款余额为零、无其他相关业务的借记卡。
1月5日,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公告,清理多头账户。根据公告,自2020年10月31日起,银行卡账户余额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为零,且无交易记录,即无存取款或转账交易的,纳入清理范围。但军人保障卡、武警卡、退役军人服务卡、金融社保卡、公积金卡等特殊银行卡不在此次清理范围内。
邮储银行也于去年12月29日发布了《关于清理个人存量异常账户的公告》,将于2021年6月30日(含)前逐步清理同一客户名下超标的个人结算账户数(即ⅰ类户1个、ⅱ类户5个、ⅲ类户5个)。如账户出现上述情况,本人将持有效实名证明尽快在银行任一网点注册、降级、销户。对于逾期账户,银行会限制金融服务。
为什么要清理“睡眠账户”?
多家银行表示,清理相关账户主要是为了落实监管要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保障客户账户资金安全。
有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银行机构密集宣布清理睡眠账户,是对“破卡行动”的积极响应,也是提高合规、防范风险的更好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0月,全国范围内的“破卡行动”拉开帷幕,严厉打击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的违法行为,坚决斩断电话卡、银行卡的买卖链条。在破卡行动中,各银行也全面加速清理异常银行账户。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一大原因是电话卡和银行卡的管理失控。大量“假实名”的银行卡和电话卡被骗子买走后被骗,给警方追查和打击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切断电话卡和银行卡的买卖链条,相当于给骗子“断奶”,对诈骗案件意义重大。作为银行账户的第一道防线,各大银行也在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要求。
事实上,多年来,银行一直在清理“睡眠账户”。根据央行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客户在同一银行只能开立一张ⅰ类账户的银行卡。如果已经有一类账户的银行卡,再次开户时只能开二类和三类账户的银行卡。随后,清理长期不活跃的个人成为很多银行的工作重点。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银行也发布了类似通知,对同一存款人开立的大量账户进行清理。此外,除了加大清理个人银行账户的力度,银行也在加大对企业账户的整改力度。
根据央行公布的2020年支付体系运行概况,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计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24.61亿个,同比增长10.43%,同比下降1.64个百分点,人均银行账户8.9个。人均账户数量增加,但其中一部分成为睡眠账户,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甚至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试图通过银行账户进行非法交易,获取不当利益。
银行人士建议,持卡人一定要管好、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可以自行清理账户。对于不再使用的银行卡,可以主动注销,避免不法分子带来不必要的风险。目前大部分银行已经支持银行卡异地销户。
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出租、出售、出借银行卡或支付账户。
对于不想被冻结的银行卡,
只要你每年路过ATM,
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等任何渠道。
处理业务或转账交易,
不会被银行认定为“睡眠账户”。
链接:三类银行账户有什么区别?
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账户按类别和功能不同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
ⅰ类账户为全功能银行结算账户,必须由银行工作人员现场当面验证后,在柜台或通过银行自助机开立。存款人可通过ⅰ类账户办理存款、购买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提取现金、转账、消费、缴费、支付等所有金融业务,且无限额。
ⅱ类户可以办理存款,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金融产品,限制消费和支付,限制向非绑定账户转账。银行工作人员现场当面确认身份后,ⅱ类户还可以办理无绑定账户存取款、转账等业务,可以发放银行卡和实体卡。其中,ⅱ类户自由账户资金转入和现金存入日累计限额为10000元,年累计限额为200000元;消费支付、向非绑定账户转账、提取现金的日累计限额为10000元,年累计限额为200000元。
ⅲ类户权限最少,只能办理有限的消费和支付,以及有限的向未绑定账户转账。ⅲ类户也可以在银行工作人员到银行柜台和自助设备当面确认身份的情况下,办理非绑定账户转账业务。其中,ⅲ类户账户余额不得超过1000元;转入非绑定账户的资金每日累计限额为5000元,年度累计限额为10万元;向非绑定账户转入资金的日累计限额为5000元,年累计限额为10万元。
文/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林晓黎
主编:张武文字编辑:李林蔚题图来源:乌龟创意图片编辑:永凯
来源:作者:广州日报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