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微信账号通知对方电话(收到这条短信,千万别点!深圳公安曾发提醒)

请注意

今天(10日)

国家社会保障局发出紧急通知:

看到这条消息,不点了!



是什么短信?

医保已经停保了?不信!诈骗!

深圳一再提醒

说到健康保险卡

但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果你突然收到这样的短信

你会怎么做?

"

“你名下的医保已经停保了。请进来* * * * *申请电子版……”



短信截图

是不是已经有小伙伴了?

急起点链接是完美信息吗?

今天,全国社保局发布提醒——

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医保停保”等相关话题,向参保人发送诈骗短信。点击链接后,跳转到的页面与国家医保局官网十分相似,但包含一个木马病毒链接。如果按照页面提示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可能导致银行卡、医保账户被盗。



诈骗网站截图

不久

这条新闻冲上微博热搜。

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国家医疗保障局特别提醒:

一旦接收到这种欺诈信息,

千万不要点开链接,千万不要相信!

国家医保局提醒-

请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保护好自身信息和财产安全,不要点击陌生链接,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重要信息。

目前针对这种电信诈骗,投保人一定要注意,国家医保局网站上的域名都是以nhsa.gov.cn结尾的,其他都是假冒的。

对于这种欺诈

以前

深圳市公安局和深圳市医疗保险局

已经发出提醒。





深圳医保局提醒市民

收到医保信息异常的提醒短信。

请尽快通过官方渠道。

查询个人医疗保险信息

如何查询个人医保信息?

①上深圳市医疗保障部门官网。

激活微信账号

(http://hsa.sz.gov.cn/),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深圳医保”“掌上政务”查询;

②拨打医疗保障部门公共服务热线(深圳:0755-12345)进行查询;

③本人携带身份证和医保卡,到当地医保经办机构现场查询。

现在

这个骗局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发生过。

“医保已停用”的诈骗短信很多

据报道

在河北省、湖北省,

四川省、陕西省等多地均有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才能防范这样的骗局?

针对此类诈骗,警方提醒参保单位和参保群众,加强风险意识,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做到以下几点:

1.警惕短信钓鱼,不要轻易点击打开来历不明的短信中的链接和附件。

2.如已打开钓鱼短信链接,应立即修改相关账号密码并及时联系网络安全技术人员进行风险排查,警惕近期出现的关于咨询个人医保相关信息的陌生电话。

3.不要通过QQ、微信等社交媒体打开或传播可疑链接。

边肖提醒大家

如果您收到上述信息或发现假冒网站

到国家反诈骗中心APP

或者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以及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https://www.12377.cn/)投诉和举报

最近几年中

医保卡电信诈骗花样百出。

遇到骗局不要慌!

了解骗子的“套路”

让骗子无路可逃。

预防网上欺诈

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很重要。

不要被骗局所迷惑。

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

1.转账小心。

无论犯罪分子采取什么战术,比如“法院传票”、“电话欠费”、“熟人出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诱骗受害人将银行卡内的资金转走。受害者一旦转账,资金会很快被骗子卷走,跑路。所以,不要轻易在网银、银行柜台或ATM机给陌生人转账,谨防被骗。

2.冷静应对

网络诈骗主要采用电话等非接触手段进行恐吓、引诱。大家要意识到,这种手段是骗人的。银行、医院、学校、公检法等相关部门都不会让你通过电话转账汇款。遇到此类可疑电话,请切记不要惊慌。

3.拒绝诱惑

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退税、无抵押低息贷款等“好事”不会无缘无故找上门来。对于这类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大家都要忽略。

4.不要点击陌生短信链接。

手机收到陌生人的短信,尤其是带有“链接”内容的短信,最好不要点击。

5.不要透露验证码。

银行、支付宝等支付app发来的【短信验证码】,都是非常重要的隐私信息。用户不要向任何人或组织透露短信验证码,以免被他人窃取。

6.网上报名要谨慎。

各种网络平台的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其中也不乏鱼龙混杂。网上报名一般需要手机号等信息。如果在一些不规范的网站上填写个人信息,很有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

快速传播和转发

告诉更多的人。

综合:深圳重大事件、国家医保局、深圳医保、深圳CID、新华社、国家反诈中心。

来源:深圳新闻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