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店铺页面的布局,可能很多朋友会觉得这个概念比较模糊,但是好像感觉很清晰。你可以考虑一下。现在很多店铺都有几百种产品,这么多页,如果我不规划清楚,整个事情看起来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那你为什么需要了解页面策划呢?其实这可以理解为我们玩卡牌游戏时的“战场布局”,而爆品的描述页面就是我们的“主战场”,通过那些入口为“主战场”提供流量支持,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引导到不同的页面进行转化和交易。
比如,关注价格因素的消费者,会把他们吸引到爆款产品上进行转化;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会被引导到利润型产品进行转化和交易;注重产品品质的买家,会引导他们到高价或超高价的产品进行转化和交易。页面策划的主要核心思想,其实就是根据我们店铺产品的不同分类,不同位置,找到最适合我们店铺产品的位置。就像上面说的我们店里的“引流钱”和“盈利钱”,这两类产品会承担我们店的大部分营业额。但是,这类产品并不只是一两款产品,它们通常会在我们的店铺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如何合理分配这些产品的展示位置,成为我们最终成败的关键。
其实这个不难。从一个店铺的店铺装修页面来看,无非就是那几页。首页,列表页,宝贝详情页,自定义页,这些显示页面。做过淘宝天猫的朋友应该知道,宝贝详情页是接收流量最多的页面,几乎覆盖了大部分流量。它的主要功能是转换交易。除了详情页,其他页面的主要作用是合理划分流量。描述部分是展示宝贝信息最重要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地方可以安排宝贝辅助展示。
一、商店主页
我们店的首页其实就是我们店的招牌。用户进入我们店铺后,可以通过看到我们店铺的首页直接判断我们店铺的风格。也可以说,店铺首页就是我们店铺的招牌,所以作为店铺的招牌,其设计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买家对店铺的印象。一般来说,商店主页主要显示以下内容:
1.商店名称
一个优秀的店名在传播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在现在的市场上,很多商界朋友都喜欢英文名,因为这样会更有档次,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弊端。比如现在很多店铺都是朋友种的,但是很多人一问只会记得有英文名的店铺,具体名字就不记得了。这个时候就会表现出很大的劣势。所以建议在给自己的店铺命名时,尽量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生活沉淀,那些常用词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当品牌名称与我们脑海中的那些“标记”相关联时,被接手并记住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没有人会费劲去记住“苹果”、“小米”、“三星”,就是这个意思。
2.店铺定位口号
我们对商店口号的主要需求是一个简洁的总结。比如图中引用的店铺,主要是表达自己产品的配方安全简单,也就是说,店铺的店铺战术就是我们店铺产品的定位。在这里,我们中小卖家店铺以销售产品为主,可以添加一些能够促进买家购买意向的产品,具体看自己的产品品类。
3.收藏+优惠券收藏功能
这个功能属于一个促进用户转化的板块,所以每个商家在设计店铺首页的时候,都需要添加一个与优惠券相关的板块。
4.如果店铺处于爆钱期,那么我们的爆品可以直接放在我们店铺的轮播图上,增加我们主推爆钱的点击效果。
5.可以添加优惠券链接(最好设置无限优惠券,无门槛)。
二。导航和婴儿分类
导航在商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买家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产品类别。对产品进行分类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1.找出商店分类的最简单方法。
给店铺分类的时候,尽量找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切记不要把产品分成很多类型。另外,有些产品分类模糊,比如裤子,比如韩式裤、直筒裤、小脚裤、长裤、休闲裤、运动裤、七分裤、七分裤、高腰、中腰、低腰等。如果店里还有其他类型的产品,按照这个分类会很乱。
2.店铺分类尽量不要设置子类别。
经常看到有些店铺既有外套又有裤子,分类如下:先有外套和下装,然后在外套和下装下面新建一个子类,看起来是这样的: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只是想寻找外套,那么当我们寻找这个商品的时候,我们的购物路径就会被拉长,访客的深度肯定会受到影响。我之前跟你说过,我们的产品进店后的购物路径越短,对我们的生意越有利,因为现在在淘宝上购物越来越倾向于冲动消费。也就是说,我们在设置价值宝贝分类的时候,可以直接更简洁的设置,让买家更快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比如我们可以直接做产品集合:店铺爆款、搭配套餐、当季热销等。
三。主页,买家购物指南
主页是一个说重要,重要,但不重要但也不是没用的页面。为什么这么说?不重要的原因是首页流量占整个店铺的20%左右。即使不修饰首页,对店铺销售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对转化率的影响也很小。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店铺的大部分流量都集中在各个宝贝详情页,那么顾客为什么会点击我们的首页呢?重要的是客户认同我们的产品风格,他们目前浏览的宝贝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或者他们想找到更好的产品。
根据大部分店铺的装修习惯,首页的折页上方是海报图片,冲击力强,是店铺的最佳展示位置。商店中最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应该展示给买家,以吸引买家对商店的兴趣。在制作海报图片时,通常会关注以下几点:
1.突出当前店铺活动主题、促销规则和优惠力度。
2.也可以呈现店铺当前的主推宝贝,为主推导入流量。
3.可以展示下一步计划的新款,供客户提前浏览和收藏。
4.可以体现店铺产品风格或服务的差异化。比如:款式、邮费、送货、30天承诺、无理由退货等。这些都是你自己的店和其他店的“区别”,也是展现你优势的地方。只有不一样的东西才会吸引别人的关注和收藏。
从首页继续浏览,一般显示店铺促销券。在后台推广管理中心,设置优惠券额度和使用条件,在这里添加,然后按照模块化显示各个店铺分类的宝贝。
四。自定义页面
根据店铺自身需求,自行设计页面,比如上面提到的“热卖爆款”,把本季最受欢迎的商品做成页面单独展示。
五、详情页设计及产品展示
作为宝贝销售的主战场,详情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实当时做详情页的分享文章也不在少数,角度、方式、方法也很多。但其实不管怎么做,做什么,我们的详情页只需要围绕一个准则:展示产品,引导转型。
首先,陈列商品,无论是淘宝还是天猫,在宝贝陈列的形式上可谓大同小异,很多图片根本没有美感。比如服装这个品类,如果模特表情僵硬,动作姿势僵硬,拍摄效果比较平淡,那么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我们买家的购买欲望。那么这方面的解决其实在于我们的业务,一个是机型的选择,一个是我们自己对这个产品的想法,需要什么样的场景,什么角度比较好等等。
如前所述,详情页的目的是展示产品,引导转型。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在设计详情页的时候,要符合卖家的浏览习惯,把需要显示的信息显示在消费者需要的地方。听起来很有道理,那么消费者的浏览习惯是怎样的呢?你在哪里展示消费者想看的信息?我期待再次听到很多分析。
我只想说,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而且是多元的。你喜欢这样浏览,他喜欢那样浏览。你不觉得知道我们的目的是转换交易,买卖双方是“对立”关系,而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却要强调服从买方,这很矛盾吗?正确的设计思路是进行引导,设计系统化的引导流程,从而达到转化和交易的目的。
六。引导转型和价值塑造
引导可以分为“价值塑造”、“15天退货承诺”、“创造稀缺性紧迫性”三个步骤。并且顺序是不可改变的。因为买家在浏览详情页时首先关注的是产品,首先要围绕产品展示卖点、特色、独特设计、产品价值等信息。在塑造了产品的价值之后,第二部分的工作就是做出强有力的“零风险服务承诺”,因为消费者会想,如果不是呢?所以这个时候做出“15天退换货承诺”,打消买家内心的疑虑。如果买家还在犹豫,进入第三部分“营造稀缺紧迫感”,比如限时赠品或者限时专属优惠券。通过这三步,如果买家对产品感兴趣,被转化的可能性会高很多。
1.价值塑造
价值塑造,其实主要集中在分析消费群体,挖掘产品卖点。只有明确谁是目标人群,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工作。记住不要急着上战场,但是我们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只有仔细分析消费群体,挖掘需求痛点,才能找到营销的突破口。通过业务人员可以得到关于消费群体的数据,以及消费群体的性别、年龄、身份、买家级别、消费水平、分布省份,如图: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产品的消费者可能与目标群体不一样,比如婴幼儿产品。产品的目标群体是婴幼儿,但是我们针对的是年轻父母,所以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重点关注婴幼儿和年轻父母,但是在重新营销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年轻父母。当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消费者是谁之后,接下来就是根据结果找出消费者可能的“需求痛点”。
七。引导转型并创建15天回报承诺
当价值构建完成时,消费者已经开始对产品有所了解。这时候我们的文案就要抓住机会,乘胜追击,开启“15天退货承诺”,打消买家内心的疑虑。虽然现在淘宝天猫7天无理由退换货,但必须在文案中突出强调,大声告诉买家“如有不满意,承诺7天甚至15天无理由退换货”,并且最好延长承诺时间。为了制造差异化,我们甚至可以承诺更长的时间,只要你喜欢。如果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优势,就没法比。
看到这里,很多人开始担心了。如果我承诺30天内无理由退货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如果有买家对产品不满意,想退货,肯定会在7、15天内退货。15天后退货的概率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只要我们敢喊出“30天无理由”,就会增加买家数量。特别是我曾经做过的一个店铺,用的就是这个文案,最后得到的反馈是市场比我们想象的温和很多,没有任何意外,甚至效果极好,所以这个方法值得一试。
另外我们开通了运费险,新品发布时可以打出“免费试穿”的口号。其实就是买家拍照,卖家发货,收货后试穿。满意就确认收货,不满意就退货。运费险赔偿运费,叫免费试穿。我们承担的成本其实就是运费。当然,如果买家满意,那么这就是直接利润。与此相比,营销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推广的方式,本质没变,变的只是一个说法,会让买家感兴趣,更容易接受。
八。引导转型,营造稀缺紧迫感
一个有价值的产品,一个没有任何购物风险的交易环境,足以让我们的转化率飙升。这时候再加上我们创造稀缺性的紧迫感,就会把转化率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无限的机会不是真正的机会。如果双十一期间没有限时优惠,大家会不会只为了买东西而熬夜?其实我们的日常操作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做。现在人们买东西,只要东西少了,转化冲动就会高一些,这一点可以充分利用。根据产品和人的需求,在毛利空允许的情况下,额外准备日常使用的礼品。对准备好的礼品拍照,展示礼品的质感和产品档次,吸引消费者。另外,要求礼品质量必须过关,礼品质量好,消费者会觉得捡了大便宜。质量不好,消费者会认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发这种垃圾会适得其反。
摘要:
其实我们所谓的营销,并不是真的把价格做到便宜,而是让消费者觉得占了便宜,让他们觉得我买了这个东西赚了。如果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我们的营销策略,那么为什么不改造这些东西并加以改进呢?归根结底,这些方式都是围绕着消费者,从店铺首页,到细节,再到推广转化。其实模拟消费者的购买路径并没有错。消费者从进店的那一刻起,就能看到我们的整体风格和店铺主推的产品,从而产生兴趣。进入产品页面后,看我们的详情页就知道我们了,想买。那么这就是我们应用各种技巧来促进转化,增加用户的兴趣和紧迫感,进行推广的时候了因此,无论我们做什么内容,底层逻辑其实都是围绕着消费者的。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想快速学习如何经营店铺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干货”,让你少走弯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