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商务、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人们消费的支付方式大多是电子支付。线下消费基本都是扫码支付,很少用现金支付。科技的发展确实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会带来一些不利于社会治安的问题。
所以针对电子支付中的一些问题,国家早前出台了一些新的规定,应该是规范微信和支付宝的个人支付代码,使其不能再用于商业运营。然而,2月22日,一些规定突然迎来了新的变化,个人收藏码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的规定被取消。具体有哪些新规定?这些调整的效果如何?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和以前一样,没有变化,微信和支付宝还是和以前一样正常使用。"红星街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刘说,"主要是我们把以前的个人收款码换成了银行提供的聚合码。“他说换成聚合码后收钱更方便了。以前收银台上需要放两个收款码,微信和支付宝。在付款时,客人不得不询问使用哪种付款方式。”现在一个聚合码全部解决,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都可以实现‘一码支付’。"
他告诉记者,一开始对银行提供的聚合码的费率、到账时间、安全性都有疑问。通过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宣传解释,打消了他的疑虑。同时,在使用中,他发现聚合码更有利于对账,日常经营情况一目了然;对店长限制较少,允许店员登录收藏软件,实时接收收藏广播。"使用聚合码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对于消费者来说,商家改为聚合码扫码收款后,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样使用微信、支付宝或手机银行扫码支付,支付流程没有变化。比如消费者早餐买煎饼果子,3月1日以后依然可以手机扫码支付,没有任何零钱。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工行(4.610,0.05,1.10%),农行(2.970,0.03,1.02%),建行(6.050,0.06,1.00%),邮储银行(5.360,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