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558字,阅读时间3分钟
近日,网上有一段视频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一个90后女生,每天摆摊赚钱后居然奖励自己一辆奥迪!
家住成都的90后美女付付富,白天在一家服装公司上班,晚上下班后出去赚钱。
自从成都取消了临时摊点的禁令后,付的收入明显增加了。于是为了奖励她5月20日在街头摆摊的努力,她特意买了一辆二手奥迪车作为礼物。
互联网时代,付富经常在网上直播云摊,吸引了大批粉丝,甚至有一个江西小伙子专门去成都学习付富的摆摊经验。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城市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
过去几年,城市里很多摊贩都在挣着微薄的辛苦钱摆地摊,摊贩与城管的冲突时有发生。似乎每个人都有最后的手段。
现在,摊贩终于迎来了一些好消息。今年两会,除了农民社保、公积金等大家关心的话题,地摊经济也被重点关注。
总理说:应该允许街边小摊的存在。至于环境的清洁,还有其他办法,而不是直接取缔。
作为在城镇长大的80后,地摊经济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模式。小时候,在我的记忆里,我家门前都是小摊,小摊上的东西总是物美价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比如街边小吃,锅碗瓢盆,还有其他生活用品都可以在街边小摊买到。因为省去了仓储和租金的成本,这些物品会比我们在超市能买到的更实惠。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交通资源紧张,市容市貌更新,所以很多过去可以摆地摊的区域现在都不允许摆地摊了。
于是,地摊的数量开始减少,或者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直到今天,在郊区或者步行街上,仍然可以看到地摊经济。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街边摊其实蕴含着很多商机,允许城市中的街边摊可以为城市经济做出贡献。
第一,对于个体商人来说,摆摊可以实现销售收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摊贩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很难在城市立足。有了这个渠道,可以解决他们的收入来源问题,这也是脱贫的一个手段。
第二,对于企业来说,摆摊的商贩需要进货,企业可以产生摆摊所需商品的产业链。举个例子,我知道浙江义乌有很多小微企业负责给人供货,然后拿到货的人就可以去夜市摆摊卖。
第三,对于政府来说,地摊经济的存在可以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可以刺激产业链,促进城市的GDP增长,激发活力。只要管理得当,地摊经济不会过度干扰城市环境和交通问题。
从以上三个维度来看,地摊经济的商机还是比较明显的。人大和人大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关注民生。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河南一对夫妻,在郑州摆摊几年后,给两个儿子买了两套120平米的房子。
可见,摆地摊真的能让一家人富起来。就算郑州房价不是很贵,两套120平米的房子也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
那么为什么摆摊就能致富呢?
主要因素是流量效应。交通真的很糟糕。就像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一样,互联网的本质是免费的。流量起来后,企业可以找到很多方法来变现。这就是阿里巴巴的商业思维。
街边小摊也是如此。只要位置选得好,人流量大,每个产品赚的不多也没关系。如果你会跑,你会赚很多钱。
我曾经问过一个在老家附近摆地摊卖烧饼的阿姨,她告诉我,一天卖烧饼的最高记录是1000左右!
简单估算一下,一个厨师的蛋糕卖1000个8元,一天的营收可以超过8000元。除去成本,我认为净利润至少应该接近5000元。
可见街边小摊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低端。有了流量,就有了赚钱的机会。
各位,大家怎么看待“传播经济”这个话题?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分享职场故事和经验。欢迎关注丁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