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张
美国当地时间12月2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将淘宝列入黑名单,称其为销售假冒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恶名市场”。
消息传出后,阿里巴巴股价周四暴跌近3%,市值蒸发60亿美元或400多亿人民币。
“恶名市场”是USTR自2011年以来公布的一份名单,据称旨在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商品。“不良市场名单”针对的是存在侵权、盗版、伪造等行为的行业或市场。在互联网上,一般是需要调查上述问题或进行维权行动的对象。
USTR负责制定和协调美国的国际贸易、商品和直接投资政策,并指导或引导与其他国家就这些事项进行谈判。在奥巴马时代,“美国贸易代表”在对外贸易谈判、协调和决策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美国商务部长。
一方面是USTR的“判决”,一方面是淘宝的自我“宣言”。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12月,USTR宣布将淘宝从“恶名市场”名单中移除。现在又上市了,肯定是因为企业在这方面退步了或者停滞了,这是符合逻辑的。事实呢?
这是阿里巴巴AAFA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的2016年恶名市场审计申请的一部分。今年的申请包括118个销售假冒商品的网络市场和实体市场。
事实上,2015年,AAFA敦促美国政府将阿里巴巴的子公司淘宝重新列入“恶名市场”名单。其指出,淘宝是假货的代名词,在有记录的网络销售平台中,淘宝是迄今为止假货最严重的一个。
因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所以象征着假货的标准。这也是协会如此努力呼吁的原因。受此影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去年12月警告阿里巴巴,如果阿里巴巴想被美国政府排除在年度“恶名市场名单”之外
,就应该加大打击假货的力度。重新列入名单将损害阿里巴巴在美国的声誉。
如此模棱两可的描述,恐怕任何基于此的决定都会导致“公道自在人心,情理之中”。事实上,这是真的:
淘宝:
淘宝被列入“恶名市场”后,阿里巴巴集团总裁MichaelEvans发表声明称,“我们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决定深感遗憾。他们忽略了阿里巴巴在打击假货方面的实际工作。”
美国:
AAFA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里克·赫尔芬拜因(Rick Helfenbein)表示,尽管许多公开信息显示阿里巴巴非常重视假货,但该协会没有看到阿里巴巴的平台有任何改善。几年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阿里巴巴从名单中删除,条件是该公司未来将满足特定要求,但目前这些要求尚未得到满足。
那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公开信息”。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阿里电商事业群在打击假货、维护知识产权方面做了多种尝试:
2015年12月,阿里巴巴成立平台治理部。阿里有2000多名员工专职负责打假,另有5000名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打假。
整个2016年,阿里童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发现并下架了大量侵权商品,是权利人投诉商品数量的16倍。它强制叫停了多年来充斥线下的制假窝点,甚至将800多名制假售假者送进了监狱。
比如今年5月,浙江公安机关、三星、金士顿权利人、阿里巴巴打假专案组联手,在深圳、东莞等地查处全国特大假冒内存案。半年来,阿里巴巴团队协助警方破获销售假冒三星、金士顿内存条案件9起,查处制售窝点1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查获金士顿、三星品牌假冒内存条1.5万余条,涉案金额1.2亿余元。
与此同时,大量以保护品牌和知识产品为首要任务的跨国一线品牌和国际奢侈品牌在阿里开设旗舰店,这应该与他们对阿里品牌的信任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是分不开的。超过18000个国际品牌,包括苹果、博柏利、LV、卡地亚、耐克等。,还和淘宝合作打假。
从双方给出的证据来看,似乎阿里的行为比这份措辞含糊的榜单报告更有说服力。
如果电商平台上假货的“外观”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恶意”的标准,那么全球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应该可以幸免。更何况淘宝是一个拥有10亿商品的超级巨头平台。
要知道阿里巴巴在这些打假行动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虽然不能绝对杜绝假货,但和四年前的打假力度真的不一样。以前没有上黑名单,但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步很大的时候上了黑名单。人们不禁怀疑四年前的评判值和今天的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之后,无论是中外媒体,似乎都很少有人将整件事归入保护知识产权的范畴。相比之下,我们更关心的是另一件事:特朗普上台,中美新一轮经济战。
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有必要不断对中国的跨国企业、平台级企业、出口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等惩罚性措施。
中美之间的经济形势会越来越复杂,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几乎是必然的。特朗普对中美贸易的大棒似乎被砸了。下一个会是谁?
本文为原创,转载时须注明出处。
中华工商时报中国联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中国民营经济权威新媒体平台
微信号:cbtqlt
投稿邮箱:cbtql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