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驰骋在六号线黄花岗的万人迷纵火犯,吉格一直觉得世界上最不可捉摸的应该是少女心。
但是,哦,自从吉格开始玩微博,这种想法已经完全改变了。
因为比起揣摩女生在想什么,热搜里那些莫名其妙的话题更让张耳的吴彦祖迷惑。
在很多人最初的印象中,热搜应该是一个依托大数据将用户感兴趣的话题呈现出来的平台。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上热搜,却变得和大家印象中不一样了。
比如很多时候流量明星烫个头,换个发色,就能在热搜上呆半天。
哪怕胖几斤或者瘦几斤,也往往能登上热搜,发到微博里的广大用户。
与这些人们不太关心的话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人们关心的热点事件。
即使用户讨论很多,还是没有办法让他们出现在这个人气排行榜上。
甚至可能会出现题目在瓜中间空消失的情况。
这让很多用户觉得热搜就像一块可以随意涂抹的黑板。
还有人开始猜测,微博可以按照某些人的意愿改变热搜,甚至可以花钱打压热搜。
对于此事,微博前几天公布了自己的热搜管理规则。
微博官方声明,各种“花钱撤热搜”“花钱打压热搜”都是不实谣言。
更准确的说,微博其实澄清了这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阴谋论。
至于去掉热搜和按热搜,在微博的方言里,有个更专业的名字叫规定。
调控的目标是降低娱乐的比重,让榜单的生态更健康、更多元化。
(上下滑动)
哥帮你总结了一下监管的维度。
微博称,涉及重大社会事件和谣言的话题将被适度规范。
调控的依据主要是权威机构的通报,以保证这些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此外,娱乐事件、战争等不适合展示的话题也会被微博规范。
大概是为了展示控制结果,微博昨天还发布了热搜榜趋势报告,统计了2021年上半年的热搜数据。
报告中,一开始就提到了今年6月的热搜数据,娱乐热点数量减少,社交热点和垂直热点数量增加。
微博给出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热搜70条。
与去年下半年相比,泛社会批判词增长了9倍。
也就是说,微博对热搜的监管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但是,这个报告出来之后,很多用户可能会开始思考一个新的问题:
这样的监管模式,微博能否在不影响内容比例的情况下,公平公正地监管其他热搜?
翻译成成人语言,就是期待已久的“明星热搜”。
首先,季哥必须说,我并不反对娱乐热搜的存在。
但是很多时候,一些明星的热搜确实令人费解,往往让人怀疑是花钱上的榜。
除了机器哥开头提到的热搜,烫发染发,胖瘦体型,他们还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热搜姿势。
比如剪了头发,就要安排热搜。
吃香蕉也被看上了热搜榜。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只有8000个讨论量超过8000的自拍话题可以硬搜。
最让吉格没想到的是,连他家的猫都掉毛了,还能挂热搜。
相信大家在热搜里看到这些话题都会感到困惑。
但对于这些大众讨论度较低的热搜,微博往往将其表象定义为粉丝的“刷榜行为”,而不是大家猜测的“名人买热搜”。
那是什么意思?
前几年粉丝榜明星刷话题的传统其实在微博里很流行。只要粉丝不断搜索、发布、转发同一个话题,就能提高它的知名度,从而依靠大数据登上热搜。
这就是饭圈所说的“做数据”。
面对这种行为,微博也做出了处罚:
刷量行为突出的话题、热搜词,3个月内不能登上热门话题榜或热搜榜。
(上下滑动)
但事实证明,这种惩罚的效果其实非常有限。
这种刷榜的行为也让网络黑产看到空做起了“帮热搜”的生意。
只要你愿意出几万块钱,就可以通过各种僵尸账号增加特定话题的热度,最后上热搜,获得曝光机会。
当然,从前几天发布的热搜管理细则来看,微博上说一直在打击这种伪造热点的行为。
而且用户还可以参与举报,一旦发现会及时处理。
听起来是个非常积极的措施。
但很奇怪的是,现在的热搜中还是能不时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热搜话题。
比如季哥曾经看到一个“XXX坐牢”的话题,他以为是社会新闻,结果发现是电视剧热搜。
奇怪的是,这个热搜的讨论度其实不高,却以空出现在热搜上。
这是什么空因为刷榜管控措施不到位?还是热搜监管不到位?
反正吉哥也不知道。
当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大家的猜测。吉哥也不是一棍子否定微博的调控政策。
在信息快速迭代的今天,我们太容易对各种未经证实的消息产生各种猜想。
而微博的规范行为,作为帮助用户获取高质量信息的工具,确实可以不断地修正这些话题。
另一方面,吉格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控制,热搜只会列出大数据计算的实时热门话题。
那么这个大家关注的名单,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版的菜市场,充满了八卦。
在各种情绪化的言论中,热搜也会失去意义。
只能说微博在热搜的监管和规范,规则的建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希望微博接下来能长点心,不要闹出什么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