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模特不需要学历,不需要工作经验,只需要身体健康等宽泛的要求。这种“作品”在很多年轻人中很受欢迎。殊不知,看似“天上掉馅饼”的招聘,背后可能有陷阱。大连市民张女士应聘模特被批准后,招聘公司要求她提供“模特证”,招聘公司推荐了一家摄影机构,在那里张女士花了28000多元拍摄了一张“天价模特证”。业内人士表示,一张“模特卡”相当于一张名片,花个几百块就能拍几张照片。
应聘模特时,女子花2.8万元拍“天价模特证”
11月18日上午,58同城兼职模特张女士投递简历。很快她就收到了一家新媒体公司的面试通知。面试通过后,招聘公司要求张女士提供“模特证”,之前没有模特经验的张女士根本无法提供。招聘公司表示可以为她推荐一家摄影机构。
后来张女士去招聘公司推荐的摄影机构拍了时装、礼仪、婚纱等一系列艺术照,花了一万多元。后来招聘公司建议客户有其他款式,张女士花了近1.8万元额外拍了“国朝”和“皮草”的艺术照。
事后张女士了解到,一张正常的“模卡”价格应该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但她实际上花了28000多元,她怀疑自己被骗了。
关于张女士的“天价模特卡”,新媒体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要求模特提供“模特卡”是为了更好地宣传模特,吸引顾客,与模特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已经写明:张女士有权选择任何有合法资质的第三方摄影机构拍摄电子相册资料卡(即“模特卡”),公司不会指定。如因拍摄服务、价格、产品、售后服务等引发纠纷。、张女士与摄影机构自行协商解决争议,本公司不参与争议解决。
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只是推荐了一家摄影机构,选择权在张女士手中,不存在欺诈行为。但摄影机构表示,一分钱一分货,拍摄所需的场地、道具、人工费用都已提前向张女士说明,双方也签了合同。当时张女士对拍摄价格没有异议。张女士与摄影机构协商未果后,决定向市场监管部门寻求调解。
公司招聘股东为摄影机构经营者。
记者了解到,应聘模特时,先要“模特证”的情况时有发生。萧鸾是东软信息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今年9月初,一位和萧鸾关系不错的女同学在58同城上看到了大连某公司发布的招聘模特的广告,她同学投了简历。记者了解到,公司承诺按日支付,每天支付300元。这家公司的招聘要求极其宽松。“年龄18-50岁,模特身高152cm以上,没有经验要求。只要身体健康,工作时间根据业余时间安排,正常拍摄时间1-3小时即可结束……”
萧鸾的同学投完简历后,很快就收到了这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出于安全考虑,萧鸾陪着同学去黄河路久邦大厦的一间办公室求职。“申请过程非常简单。先填个个人信息表,然后简单面试试听,然后就通过了。”萧炎说。
萧炎介绍,他同学面试通过后,招聘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明天可以给萧炎同学安排“赚钱”,但模特必须有“形象风格卡”(模特卡),因为第二天有活动,所以希望萧炎同学当天拍一组“形象风格卡”。
招聘公司的工作人员让萧鸾的同学在支付宝口碑服务中搜索“形象风格卡”。“搜索结果只有两家公司,第一家联系不上,第二家联系上了,但收费不便宜。”萧炎说,当时他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听说之前我们学校有学生应聘模特,先出高价买了个‘模特证’。后来招聘公司也没认真安排什么工作。”
在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套路”后,萧鸾立即带着他的同学离开了。事后,萧鸾通过企业调查,询问了拍摄《模特证》的招聘公司和摄影机构。结果显示这两家公司确实有联系。“查询结果显示,招聘公司的股东是摄影组织的经营者,他们之间有如此密切的联系。怎么可能一点猫腻都没有?”萧炎说。
应聘模特,小心“模特卡”骗局。
近年来,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渠道,网络拍卖模型和平面模型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从而在全国许多地方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从事娱乐文化行业多年,公司有多位签约艺人的“黑马老师”引荐。虽然网上拍卖模特的数量越来越多,但行业内始终缺乏行业规范,导致模特行业乱象丛生。
“黑马老师”说,女生应聘模特先高价办“模特卡”是乱象之一。“这是骗人的‘套路’。这些招聘公司要和摄影机构合作,主要是赚应聘者的拍摄费。即使申请人已经申请了“示范卡”,招聘公司也可能拒绝为候选人提供工作,因为他们可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资源。求职者很难维权,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
据“黑马老师”介绍,所谓“模特卡”,就是一组艺术照,从模特的不同角度拍摄,上面有模特的形象照片和基本信息,如年龄、身高、体重、鞋子的三围、腿长等。模特注册工作时提交的信息卡相当于一张名片或者一份简历。模特拍“模特卡”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一般七八张照片就够了,几百块钱可能不需要。”
“黑马老师”提醒青年男女,应聘模特时要有防范心理,警惕花高价跑“模特卡”骗局。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童亮实习生毕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