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加油领袖#老刘是内蒙古大草原上一个普通的农牧民。原来他是草原上的农民,以种田为主,主要收入来源是土豆、玉米、葵花籽。
他家有18亩承包地,在草原上是一整块。这片土地被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包围着。在大草原中部,1970年代开垦了1万亩耕地。因为常年降雨少,土地干燥,长期风沙比较大,气温低,不适合种植农作物。
他家的地根本没有灌溉条件。种下的庄稼只能用塑料薄膜覆盖保墒保湿,庄稼才能勉强正常生长,否则就没有收成。
所以他家18亩承包地一年只能种一茬,投入大,产出小,经济效益低。所以每亩地年收入不到500元,家庭种植总收入一年不到万元。一家八口人应该怎么生活?
他所在的村子是农耕区,周围是牧区。从整体上看,农区经济远远落后于牧区。种庄稼真的不赚钱。农民很穷,而周围牧区的牧民,养牛、羊、马,却很富。
后来有了退耕还草政策,他们村的耕地可以根据农民自己的意愿,种上牧草来放牧。于是,老刘借了农业贷款,围了自己的地,种上了草,买了100只羊羔,开始养羊。
于是,老刘在一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彻底的农民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牧民,过上了以养羊为主要发展方向的牧民生活。
到了第三年,刘的羊已经长到300多只了。眼看这样的繁衍还在继续,他家承包的土地上种的牧草根本满足不了羊的需要。
对他来说,购买牧草是昂贵的。他刚开始养羊,没有投资成本。于是,他赊账从亲戚家买了一匹马,开始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在游牧,这样可以省下不少牧草过冬。
目前老刘家的18亩承包地都种上了过冬的牧草,草季以游牧为主。这种养殖模式可以大大发展养殖规模,羊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
30多年来,正常情况下,老刘家的羊一直保持在800只左右,每年要卖300只肥羊。去年,他家一共卖了308只羊,总收入60万元。
老刘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退耕还牧政策。他家的耕地全部退耕还牧,一下子从农民变成了牧民,年经济收入翻了几十倍。
老刘觉得现在家里的孩子都结婚生子了,家里人口多了,经济压力也就大了。要扩大养羊规模。羊的年存栏量计划达到1000只,每年能卖出500只,可以维持家庭生活。
他的老房子早些年被装修成了小别墅。现在他家人口增加了,正在建小别墅。他的家庭中增加了拖拉机和农用车。种草都是机械化的,儿子女儿都不用干活。都在家种草放牧,一家人过着现代牧民的幸福生活。
【以上是我的看法。如有不妥,请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积极参与评论。诚邀您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