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派网入驻天猫价格(加剧快递价格战,被两通一达“围剿”?极兔速递动了谁的奶酪)

近日有消息称,有多家快递加盟商爆料,大云在内网发布《关于禁止代理极兔全网业务的通知》,叫停避免同行快件乱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云所属公司(含承包区域)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加盟极兔网及承包区域;参团双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或任何形式代理兔子业务,否则将处以5000-20000元罚款。10月19日,即公告发布之日,将在全网实施。

通知强调,严格执行极兔快递独家经营。如大云分公司(含承包区域)有加盟或代理极兔网点、站的,一经查实,将视情况进行罚款,并要求限期整改。情况严重的,予以退回。如果发现包裹中含有极兔的快递,将按照极兔的代理业务处理,不受理投诉。一经查实,代理兔子业务的行为将被处以1000元/票的处罚。

这是继最近几个月极兔快递遭到童渊、申通打击后,又一家“通达系”快递公司被“封杀”。兔子动了谁的奶酪?



入驻天猫价格

挖掘出阿里和JD.COM以外业务目标的日订单量

杜南记者此前从知情人士处获悉,7月份,童渊在内部发布了类似的通知,禁止从两端招募公司代理兔子业务。有一次转运中心发现兔子的快递,报了证后原单退回。对于已经流入末端的快件,以问题件的方式通知寄件人网点,并通知收件人领取;母邮站等码头不得为极地兔提供代收代发服务。一经查实,视情况给予5000-3000万元考核整改,情节严重者予以撤网。9月下旬,申通也发布通知,禁止代理极兔。同时,上述通知还提到了举报机制,鼓励全网互相监督。



兔子快递起源于东南亚。自4月15日在中国正式上线以来,迅速启动了全国范围的加盟商招募。相关报道显示,从互联网开始,极兔日订单量两个月突破百万,四个月突破500万,不断蚕食“顺丰+四通一达”的市场份额,计划今年内实现日订单突破1000万的目标。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官方兔很少发言或表态。针对上述通知,极兔快递对南都记者表示:“对友商行为不予置评。”

公开数据显示,上半年,极兔在全国各省市覆盖率已达100%,区县服务网点覆盖率达98%,乡镇覆盖率达90%。据极兔内部人士向南都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其电商合作平台的订购渠道已包括拼多多、当当、Suning.cn等主流电商平台,Aauto Quicker、Tik Tok、有赞、纪昀微店等短视频平台,社交电商等各类电商,拥有19个快速订购渠道,其中官方渠道3个,电商合作平台16个。



在“四通一达”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的快递领域,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极兔快递获得整个市场尤其是电商经济的增量并不容易。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通达系”来自阿里电商平台的业务量普遍占比在5 ~ 60%以上。一项行业调查数据显示,JD.COM自营(含京西)电商件物流运输,京东快递占80%以上;JD.COM POP(第三方卖家在JD.COM平台销售)电商部分,除了京东快递占30%,通达系占近一半,还有顺丰、邮政快递等。

记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阿里和JD.COM两大电商平台之外的电商市场,是兔子们拼尽全力抢食的区域:一方面,靠市场下沉发家的拼多多正在快速增长。据拼多多CEO陈雷介绍,目前拼多多日均包裹量已超过7000万件,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十一国庆假期前后,受益于社会整体消费加速,拼多多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亿。另一方面,直播、短视频等新电商逐渐成为物流量的增长点。比如,根据Aauto快消电商发布的数据,8月份,Aauto快消电商订单量已经突破5亿,日均订单量1500万,已经成长为淘宝天猫、JD.COM、拼多多之外的电商行业第四极,而这也是一个很努力的市场。

新showstopper的进入加剧了行业的“价格战”

与此同时,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抱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8月,JD.COM曾在卖家论坛贴出通知,要求商家停止使用申通等几家快递公司的产品,涉及申通等6家物流公司,原因是合同陆续到期。当时,据双方内部人士透露,JD.COM与申通的合作合同于2019年6月30日到期,后期保持沟通,但未就续约达成一致。同时,阿里入股申通,京东物流在阿里电商平台的合作需求未得到回应。至此,业内普遍认为,未来物流行业将呈现“阿里、JD.COM、拼多多三足鼎立”的格局。



“上线半年多,然后巨头就能围剿,可见兔子不可小觑。”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推测,目前多家快递公司集体“封杀”,除了害怕被抢占市场份额,更感到担心双十一的派件压力会“雪上加霜”,增加末端的不稳定因素。“现在的快递市场,要和‘通达系’竞争,兔子要便宜,只有单量能上去。”另一位物流从业者表示,“今年‘价格战’的部分原因来自于极兔、公邮这样的新进入者。毕竟‘通达系’终于淘汰了之前的二三线快递,新的竞争对手出现了,继续烧钱。”

长期以来,“低价换市场”一直是各大快递企业(尤其是加盟企业)的“潜规则”。杜南近日梳理各大快递公司业绩发现,上半年,几大快递公司的单票价格持续下降,包括顺丰在内的单票收入普遍下降20%左右。其中,自7月份以来,大云以超过30%的单次机票价格降幅领先于其他企业,这导致了更高的业务增长率,表明“价格战”仍在继续。在此背景下,疫情加速了网购消费的渗透,叠加年底商业旺季的多重压力,网点利润将被进一步压缩。

针对当前快递业务旺季,10月20日,国家邮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军明确指出,末端、国际、部分配送环节压力较为突出,国际航空公司空运力较为紧张。上游电商调整促销策略,对快递企业持久作战能力形成更大考验。双十一,各品牌企业要杜绝简单粗暴的“以罚代管”,保证末端合理的收入水平,保证人员和网点的稳定;坚决杜绝“价格战”和刷单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傅晓玲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