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赚钱难,农村赚钱更难。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共识。但对于农村人来说,生活的根还是在农村。只有跟着政策走,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才能赚钱,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
以下10个项目不仅能赚钱,还能拿到补贴,一投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1。从动物粪便中生产有机肥料
在农村,养猪、羊、鸡、马等动物,收集它们的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效益很高。对于那些规模养殖企业来说,无论是养猪还是牛、马、鸡,都有大量的粪便,只有发酵才能转化为有机肥。由于养殖规模大,粪便收集量大,产量也很大。这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增加销售收入,还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015年,农业部发布了《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计划》。2017年起,国家开展畜禽粪便污染源利用试点安排,推进果蔬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计划,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进行补贴。在全国100个县,每个县选择1000万元补贴资金支持有机肥替代传统肥料推广使用计划,现推广到全国175个县继续试点。
2018年,福建省出台商品有机肥补贴政策:农民购买每亩施用量250公斤的商品有机肥,每亩补贴100元。换算成吨位,就是每吨补贴400元。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相继出台了农民施用有机肥补贴政策,补贴方案各不相同,每吨补贴金额最低达到150元,最高达到480元。现在,全国各地都出台了施用有机肥的补贴政策。
2。利用秸秆生产秸秆气
现在农村都是分散的。对于南方人来说,没有集中供气供暖的政策,但是对于北方人来说,是必须的。但是,对于农村散户来说,集中供气因为分散而变得非常困难,成本也很高。
现在,利用秸秆生产秸秆气的技术已经成熟,秸秆气可以用来做饭或取暖,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同时,秸秆产生的秸秆燃气也解决了环保问题,减少了空气污染,节省了大量燃气费用。
在市场上,一套秸秆燃气设备可以产生300 m3/h的燃气,完全可以满足普通小村庄村民生活和家庭用气的需求。
当然也可以把生产和供气集中在一个村,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降低生产单价,节省村民开支。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企业符合条件的环保、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可以免征或者减征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八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三)项所称符合条件的环保、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具体条件和项目范围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从事前款规定的符合条件的环保、节能、节水项目的企业,从首次生产经营所得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实施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依照本条例第八十八条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的项目,在减免税期限内转让的,受让人自受让之日起,可以在剩余期限内享受规定的减免税优惠;减免税期满后转让的,受让方不得重复享受该项目的减免税优惠待遇。
因此,利用秸秆生产秸秆燃气的企业可以获得税收减免。
3。从果渣中提取果胶
在农村,很多水果榨汁后的果皮、果渣都没有用,直接丢弃在垃圾里。但有一种技术是利用榨汁后的果皮和果渣干燥后提取果胶,提取果胶后的残渣可以作为燃料发电。每年可提取苹果渣20000吨,柑橘渣12500吨,果胶2000吨。通过水果综合利用,发电量可达3700万千瓦时,果胶销售收入可达4亿元。
所以这个项目是变废为宝的底,市场前景非常好。
4。用畜禽血生产多肽和羽毛粉
多肽是药物的一种,即由三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水解的重要中间产物。
羽毛粉是一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齐全、微量元素含量高的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鱼、畜饲料中。
农村的牲畜种类很多,但是很多家庭都不用血。因此,猪血、鸡血、鸭血、羊血等动物血完全可以作为基础原料生产血浆蛋白、亚硝基大黄素等多肽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好。据有关资料显示,生产3000吨副产品综合利用,可将8000吨各种血液、鸡鸭等羽毛销售给各饲料加工厂,销售产值可达1600万元,净利润可达500万元,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企业环保发展。
5。利用禽蛋副产品生产蛋粉
蛋粉是鸡蛋、鸭蛋等蛋液。,经过喷雾干燥等特殊处理,蛋液中的水分被完全去除,从而成为干燥的蛋粉或不含水的蛋块。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蛋粉生产的产品包括全蛋粉、蛋黄粉和蛋白粉,以及其他高功能蛋粉产品。
蛋粉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冰淇淋、蛋糕等食品中。蛋粉具有良好的凝胶性、保水性、乳化性等功能。也可用于火腿肠等肉制品中,提高肉制品的口感和品质。
6。用秸秆生产二氧化碳肥料
二氧化碳肥料是二氧化碳含量极高的肥料。二氧化碳肥料在作物生长中被广泛使用,一些植物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很敏感。因此,增加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根据《土壤科学词典》的记载,“光合作用中产生C3碳化合物、C4碳化合物的植物和景天属植物”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很敏感。
在实际应用中,C3植物包括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和大部分蔬菜等。这些植物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很敏感,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反应很快。C4的植物主要是热带植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蔗等作物。利用秸秆生产二氧化碳肥料对农作物生产大有裨益,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秸秆生产二氧化碳肥料可达14万吨,销售收入可达2000多万元。农民可以实现每亩增收120元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
7。利用柑橘渣生产休闲食品、柑橘茶和果酱
柑橘渣、橘子皮、橘子皮等。柑橘榨汁后用于生产休闲食品、柑橘茶和柑橘果酱,从而变废为宝。
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每年生产加工橘子1万吨,橘皮4000吨,果肉6000吨。如果将这些废弃物充分用于生产休闲食品、水果茶、果酱,并广泛供应市场,目前市场价值较高,休闲食品可卖到8000元/吨,果酱可达6000元/吨,总销售收入可过亿元,这对小行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8。利用鱼虾加工的副产品生产饲料
在虾加工中,鱼头、鱼鳞、鱼内脏、虾头、虾下脚料等副产品被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浪费。
据调查,鱼虾副产品占水产品的60%。这些副产品可以充分利用,生产鱼虾饲料和甲壳素,市场十分火爆。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鱼虾价格达到23000吨。这些副产品可用于生产鱼虾饲料18400吨,甲壳素360吨,可实现销售额4800万。
9。利用棉花副产品生产棉花蛋白
棉花副产品包括棉籽、棉短绒、棉籽壳等。这些副产品还可以深加工,变废为宝,增加销售收入。
棉籽可以出高价生产棉油,棉油是食用油。充分利用棉短绒,卖给纸浆厂生产棉浆。棉浆是一种纯度很高的纤维素,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建材、电子、航天、造纸、军工、牙膏等领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产品。棉籽壳可以加工成牛羊预混料的主要成分。棉籽壳被加工成牛羊预混料的主要成分。
按照新疆棉花的产量,棉籽可加工成棉籽油、棉浆、饲料等副产品达11万吨。市场销售后,销售额可达1.5亿元,净利润可达450万元。
产值1.5亿元,利润450万元。
[/s2/]10。利用互联网推广和发展农业
其实利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并不陌生。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产品的销售,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的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销售。
其实农村可以做的项目很多,这里只说一点点。更多的项目需要总结和开发。只要你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熟悉各种政策,农村发展是很有前途的,也是很赚钱的,真的可以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