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新加坡《海峡时报》11月1日的文章。原标题:中国“圣诞商品城”的麻烦意味着节日商品将涨价。
今年,中国义乌——世界上最大的塑料驯鹿、圣诞树灯和其他圣诞产品制造中心——感受到了来自圣诞节的压力。我们当地的工厂不仅受到原材料短缺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而且一旦货物交付,各种问题将推迟他们到西方商店货架的旅程。自上月中旬以来,义乌受到中国电力供应持续短缺的影响。
“我压力很大,晚上睡不着觉,”圣诞饰品厂老板楼婷(音译)在义乌最大批发市场的店里说道。“按理说,我们比去年获得更多订单是一件好事,但太多的不确定性正在推迟交货过程,我们对此无能为力。”像义乌的许多同事一样,在试图将圣诞饰品送往美国和欧洲的同时,楼女士也在与各种生产延迟和创纪录的运费作斗争。
中国每年出口价值61亿美元的圣诞产品,其中约80%来自义乌。义乌生产的商品约有45%出口到美国市场。
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蔡说,事实上,当今年电力供应短缺开始加剧制造商们正在努力应对的困难时,大多数货物已经从义乌发货了。然而,生产圣诞灯和圣诞树的工厂主陈江表示,海运和港口的延误,以及金属和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飙升,意味着消费者今年不得不为这些闪亮而廉价的饰品支付更多的钱。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经济学家丁爽表示:“出口商和国际品牌可能会暂时承受成本上升,但企业不会做亏本生意。如果更多的公司退出市场,供应就会减少,价格会进一步上涨,因为剩下的生产商会有更大的定价权。”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