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告怎么写霸气(马上评|对工作群的“收到请回复”,先别着急上火)

特约评论员刘早

工作群的消息一定要及时回复吗?这个话题总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讨论,最近又有了一个新的例子。

群公告怎么写

近日有消息称,广东一公司员工在群里不回应消息被罚款200元。对此,公司回复:确实有此事,要按规章制度处理。紧接着,“公司回应员工不回团消息被罚200元”的相关话题上了热搜,引发网友围观。

很多网友认为公司“太霸道”,员工被处罚太无辜。这很好理解,广大农民工在这件事上是感同身受,团结一致的。讲真,谁要是被逼着回工作群,尤其是到了下班时间,本能的抵触是肯定的。

但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多的是与当前工作性质和体制的变化有关。虽然我们在情感上有所抗拒,也明白道理,但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恐怕还是要理性应对。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包括工作群在内的通讯软件已经嵌入了职场本身,是职场必不可少的元素。回信息不再是无足轻重的“上网”行为,而是有了严肃的职场意义。在一些司法判决中,回复表情符号可以视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我们不妨正视这样一个现实:网络交流和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然,人们不喜欢工作信息侵入自己的私人空房间,但很多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们无法摆脱,把通讯软件和工作一分为二也不现实。而转头,正是因为通讯技术的极大便利和工作信息的即时反馈,大量的工作才能存在。

比如IT、传媒、营销等行业,工作内容瞬息万变。如果工作信息不能随时沟通,很难想象这些行业如何存在。比如最近有企业宣布实行3+2模式,一天值班三天。而这种自由恰恰是建立在另一种非自由之上的——信息可以立即处理,也可以随时处理。

如果你这样想,就可以理解,微信群或者各种通讯app也可能是创造这份工作的前提。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新闻APP更新热点频道的编辑器。如果信息不能即时传递和回复,这个岗位还有意义吗?各行各业千差万别,在“拿不回工作群信息”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不必急于排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要被通讯软件绑架,必须24小时值班。但与其感情用事地对待工作群,不如根据工作内容和行业性质合理约定工作群的用法,以取得员工的共识。比如信息要回复清楚,有的组可以休息,有的组通过轮班一直值班。这样的规定可能很琐碎,但总比工作群体定位不清,最后发生冲突要好。

回到开头的新闻,公司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强调工作群的使用。说实话,这是个现实的办法。与其即兴发挥,不如事先解释清楚。但这一规定是否合理,需要具体分析。比如这明明是放假通知,没必要及时回复。因为这样的推演,难免让人觉得违背常理,不可理喻。

总之,劳资双方不必对工作群的规则遮遮掩掩,大方地讨论使用规则,取得相互理解和明确的共识,不要一看到“收到请回复”就发火。

当然,我们希望通讯软件的功能是“聊天”而不是“举报”,是“朋友圈”而不是“职场圈”。但现实已经证明,沟通软件在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更重要的是形成更理性、更清晰的规则,让大家心中有数。

编辑:李沁宇图片编辑:李敬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