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
连小孩子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如果空发生了什么好事,你就要多加注意了。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有人被各种套路相信自己“运气好”,结果脚踏实地的被骗了。
最近杭州的方女士在家玩手机,微信上一个叫“桃子”的人过来加好友,方女士没多想就通过了。
“桃子”给方女士发私信,说晚上会有抽奖活动,方女士是第三个幸运儿,只要买了他们的产品就可以参加抽奖。对方还发来了参与抽奖的视频。
视频里的活动好像是有组织的,方女士动心了。而且她在对方朋友圈看到其他人中奖,就萌发了参加活动的想法。方华女士600元买了产品,获得了两次中奖机会:第一次中了二等奖,对方却说二等奖不能返现;第二次中了一等奖,对方说金额太大,不交税。
如果稍微有点防骗意识的人都要反应到这个阶段,那一定是个“坑”!
但“当事人心驰神往”,方女士被眼前的“大奖”冲昏了头脑。她二话没说,缴纳了2026元的个人所得税,还注明了“税费”字样。对方牢牢抓住这一点,表示无法备注任何信息,于是方女士又支付了2026元。
这时候,方女士隐约觉得不对劲,想要回钱。
这一次,对方继续挖“坑”,说要想把钱要回来,得和“财务”对接,并给了一个QQ群的二维码,说财务在群里。联系财务部后,方女士被要求下载“飞书”APP并注册。然后两个人语音聊天,让方女士做“刷水”的操作。方女士先后在盒马、沃尔玛买了购物卡,在群里分享卡号和密码,发了几个密码红包,一共花了10485元。
第二天凌晨,方女士发现对方微信被限制登录。几天后,方女士觉得不对劲,才赶到派出所报案。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示:面对各种虚假中奖信息,一定要提高辨别意识,摒弃不劳而获的心理。不要贪图小利,丢了大钱!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一帆通讯员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