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mnet发展的这些年里,很多大佬都想在社交领域有所作为。
雷军搞米聊,张一鸣推出太多flash游戏,快播创始人王欣做了一个软件叫马桶MT,试图打破微信一统天下的无聊格局。
然而,无一例外,都不成功。给社会格局带来想象的是一个无名小卒。
2015年,社交行业的圈外人张路创办了上海Anymen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后,一款名为“魂”的移动应用诞生,切入陌生人社交领域。
创业动机和一个人的孤独感有关。有时候,张璐想表达点什么,但又觉得微信上的关系太复杂,就发QQ空,只有自己看得见。
这种心理并不是个例。
“我一直不喜欢微信,但是生活所迫,没办法……”父母、亲戚、同事、客户、微信有太复杂的社交关系,这种关系带来的压力变成了创业者的机会。对微信印象不好的年轻用户涌入Soul这一新产品,成为其发展的基石。
眼下,Soul冲刺美股。有意思的是,从微信用户中分流出来的灵魂已经进入了腾讯的版图。招股书显示,腾讯是Soul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比例为49.9%。
这种年轻人就算摆脱微信,也很难摆脱腾讯。
01、不靠颜值的社交突围Soulmate,顾名思义,指灵魂伴侣。
Soulmate这个词的起源据说来自柏拉图的故事。在他的作品《会饮》的叙述中,人类原本有四条腿、四条胳膊和一个长着两张脸的头。然而宙斯惧怕人类的力量,把人分成两半,强迫他们用一生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以达到完美。
在浪漫的故事深处是人们的根本社会需求。每个人都需要交谈、分享和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以获得安慰和快乐。
所以社会创业从来没有被切断过。2019年,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等,各路巨头相继退场,市场上诞生了至少15款新的社交产品,但到目前为止,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Soul是近年来发展势头最强的一匹社交黑马。曾经有人拿它和微信比较,认为它会抢微信的市场。
Soul于2015年年中开始,产品于2016年11月正式上线。创建它的张璐是一个不仅没有社交产品创业经验,而且也不是互联网从业者的女性。
灵魂的诞生,一方面与张璐的孤独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和他人交流的快感有关。
早前张路在国外出差,有很多欧洲同事。我们一起吃饭吹牛的时候她很开心。同时,她遇到了一个情况,就是想表达什么东西的时候,不方便发在微信上。这让她意识到市场上缺少一种人们可以自由表达的东西。
于是,以陌生人社交为方向,Soul诞生了。
相比微信和QQ这种团结熟人的方式,陌生人之间的交流更加轻松自在。不过在此之前,陌陌和坦坦已经占领了陌生人社交的高地。
2015年4月,陌陌发布6.0版本,增加聊天室功能,加入职业、学校、家乡等身份标签,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身份标签匹配用户内容,创造更多社交可能。根据CNNIC报告,截至2015年9月,陌陌月活跃用户7300万。
对于Soul来说,想要突破,就要树立自己的特色。张路以“灵魂交友”找到了进入市场之路,注重内涵,弱化颜值,追求真实,从而打造深度社交产品。
无论陌陌还是探索,用户上传的照片主要作为自己的第一张名片。这两个平台的用户在选择陌生人进行交流时,往往只关注对方的外在形象。
但是Soul不允许用户把照片做成头像,只能用产品自带的捏脸功能来展示自己。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见你的面之前有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用户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
注册灵魂时,用户要经过一系列的灵魂测试题,从而形成人格画像,被分配到不同的星球。这就为匹配交友功能提供了依据。之后用户可以在Soul中发布内容,这也为用户交友提供了参考。
得益于这样的设计,Soul的早期用户质量更高,社区氛围也比陌陌清新很多。这成为后来灵魂爆发的关键。
上线后的前半年,Soul经常出现服务器崩溃的问题,但并不妨碍用户的增长。招股书显示,2019年和2020年,Soul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1150万和2080万。
截至2021年3月,Soul月活用户达3320万,同比增长109%。同时,日活用户达到910万,同比增长94%。
02、聚焦年轻人,向女性示好年轻一代有新的社交需求,需要新的社交产品,这是行业共识。
随着微信的强势扩张,腾讯的另一个国民应用QQ的用户数据也在走下坡路,破局之道就是聚焦年轻化。
在新技术普及应用之前,颠覆微信几乎是不可能的。社会创业的后来者只能挖掘亚群体的深层需求。对于Soul来说,它锚定的对象也是新兴的Z世代群体。
张路判断,新一代在寻找新的产品趋势,不会用上一代的产品。Soul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3月,其日均活跃用户中有73.9%出生于1990年或以后。
ADD研究联盟指出,00后的社交比前几代人更具娱乐性。为了吸引年轻人,Soul的产品设计也有游戏化的特点。
比如,Soul为用户设定了明确的传播目标:点亮“Soulmate”。聊天过程中,用户聊天界面上方有Soulmate字样。随着双方交流的频繁和深入,单词和字母会一个个亮起来。
太平洋证券指出这使得用户在整个聊天过程中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即沉浸状态。
此外,Soul的消息阅读功能、私密模式设置、是否想聊天的状态选择也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这些在微信上是无法满足的。很多Soul用户表示不会添加用户微信和QQ。
对于社交产品来说,最终目的是让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沉淀在这个产品上。社交关系沉淀越多,用户粘性越强,产品护城河越深。得益于游戏化的产品设计理念,Soul的关系链比较牢固。
招股书显示,2021年3月,Soul用户平均每天在这款软件上花费约40分钟,这一数据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2020年12月,活跃15天以上的用户中,有78.4%的人在三个月后仍保持同样的活跃度。
除了在用户体验上满足年轻人的需求,Soul的另一个特点是照顾女性感受。创始人张璐本身就是女性,这让她更能把握女性心理。
女性用户在陌生人社交产品中价值更高。有分析指出,优质女性用户是陌生人社交产品的中坚力量。业内有句话叫一个优质的女性用户可以带来七个男性用户。
这种观点不难理解。女性的颜值,认知,敏锐的心灵感受等。会让他们吸引男性用户的注意。
而在陌生人的社交场合,用户可以更真实地表达自己和欲望,言语也容易失去顾忌。这样做的后果之一是对妇女的骚扰。
在这方面,Soul不断加强反骚扰和反钓鱼机制,以打击不良行为。招股书中特别提到,其反骚扰系统和内容监控功能可以帮助过滤掉不愉快和骚扰的信息,尤其是针对女性用户。
总的来说,Soul想要建立一个纯净的灵魂社交生态。然而,愿景虽然美好,现实却复杂得多。Soul的各种设计刻意与陌陌这样的平台区分开来,但它依然带着和陌陌一样的标签。
03、灵魂社交仍然存疑Soul早期的口号是“跟着灵魂找你”,现在的定位是“社交元宇宙”。这可以从它的追求中看出。可惜,灵魂是复杂的。社会产品,从人性的需求出发,也要面对人性的考验。
知乎灵魂是较早做广告的主要平台之一。一位留学生用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2018年2月,这位用户认为在国外缺少可以互相交谈的人。相比其他社交软件,Soul上很多人都愿意认真聊天。
两年后,这位网友更新了回答,收回了之前说过的话。这时他觉得,“灵魂上简单的聊天真的不多”。同时,这位网友也离开了Soul这个平台。
在“你为什么卸载Soul”这个问题下,有9394个答案。排名第二的答案点出了Soul的印象:“年龄小,素质低,脾气暴躁,文质彬彬的假文艺装。”回答主问题——很多人看到铺天盖地的恋爱广告,但看到的都是找人打游戏的动态。
排名第一的高赞答案指出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平台反复强调有趣的灵魂。你能通过别人发来的文字和图片感受到一个人的灵魂吗?”
(网友分享为什么卸载Soul。来源:知乎截图)
比如“比如一个人的照片很美,有很多会议,你可能会觉得他们真的很美,像花,像日出,但不像人。”
就社会需求而言,现实主义很重要。按照张路的设想,希望Soul能让用户真实自由的表达自己,然后让他们有深度的交流,最终减少人的孤独感。在她看来,如果用户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就很难引起他人的共鸣。
问题是陌生人搭建的社交网络无法过滤掉伪装者,总会有目的不纯的人进入这个生态。
一个女微博vlog博主三天前收到粉丝私信,问她有没有灵魂账号。事实是,有人偷了她的照片。这使得她的博客愤怒地澄清:灵魂,眼睛,探索,没有约会软件。“你用我的照片觉得我胖。你脸真大,能绕地球三圈。”
这是Soul必须克服的成长烦恼:随着用户的增长,社区氛围难以维持。
与此同时,Soul不得不进一步探索盈利方式。
招股书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Soul总营收为人民币2.38亿元,同比增长259.8%。但公司亏损同步扩大,同期净亏损3.83亿元。相比之下,2020年一季度净亏损5278万元。
亏损主要来自营销费用的增加。2020年第一季度,Soul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5480万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为4.71亿元,同比增长758.7%。
为了推广品牌,保持用户的增长,Soul要削减成本恐怕不容易。开源方面,此前,Soul主要依靠销售虚拟商品和会员订阅等增值服务来创收,自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提供广告服务来创收。
这里的问题是社区氛围的改变会影响会员订阅和用户增长,广告收入的增长需要Soul保持用户增长的前提。整体来看,这匹定位于灵魂社交的黑暗创业马,还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帮助它成长。
另外,Soul有意思的是,它的发展得益于用户对微信和QQ的不满。招股书显示,腾讯是Soul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比例为49.9%。
《原神》的爆款让腾讯意识到了游戏领域的危机。对Soul的押注或许可以解释腾讯在社交领域的危机感。下一个微信和QQ终将到来,但可能还是在腾讯的这场博弈中。
(作者李楠,编辑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