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NPC和CPPCC观察)盘点2021年中国政府工作:22项量化指标全部完成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中国政府网2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的22项量化目标全部完成,多项超额完成。
在宏观经济层面,报告提出了2021年中国GDP增长6%以上的预期目标。最终成绩单显示,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14367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8.1%。2021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也实现了“涨幅3%左右”的目标。
资料:工人在工厂工作。中新社记者王东明摄
是投资稳定增长关键。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6100亿元,与报告提出的目标一致。与此同时,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每斤500克),成功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第七年突破1.3万亿斤,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在财税方面,赤字率计划安排在3.2元左右,低于上年水平,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中央财政2.8万亿元纳入直接机制,规模明显大于上年,其他目标均如期完成。
疫情形势下,减轻企业负担和成本、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的措施引人关注。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5家大型商业银行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2万亿元,较去年末增加1.62万亿元,增长41.4%,明显高于“增长30%以上”的目标。
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比去年底分别下降了33.4%和14.8%,大大超过了报告提出的“平均资费再降10%”。还实施了“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空公司征收标准下调20%”等措施,帮助企业和行业走出去。
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据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降低2.7%,实现“降低3%左右”的既定目标。截至去年12月底,我国北方清洁供热面积约156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73.6%,成功实现“70%”。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央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继续实施企业R&D 75%加计扣除政策,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等目标如期完成,彰显了政府对加大R&D投资的重视。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列出的“民生清单”都备受关注。2021年,这份清单上的任务一一落实。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比上年增加8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5%。全国平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1%,也明显低于“5.5%左右”的既定目标。
在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这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过去的一年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21年,我国启动5.56万个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去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139.41万人,2020年招生157.44万人。两年共招生296.85万人,超额完成两年“扩招200万人”的目标。
截至去年12月底,我国2804个县实现了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1家以上定点医疗机构的目标,完成了年度任务。“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30元和5元”的承诺也已兑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