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化妆品加盟店(雅芳、如新、康宝莱市场业绩集体跳水 牌照暂停发放 直销市场走向何方?)



磁化净水器可以把人体由酸性变成碱性,内衣可以治疗妇科病,保健品可以治疗“三高”.....这种保健品可能消费者用过空。9月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相关部委组织开展了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回头看”百日行动。近期,四川、海南、山东、广东、广西、甘肃、贵州等地查处直销企业经销商虚假宣传典型违法案件,使直销行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三年前,被誉为“直销之王”的周锡坚信心满满,要“以完美的姿态开启黄金十年直销新篇章!”当时正是直销行业蓬勃发展的牌照发放高峰期。然而,周希俭期待的黄金十年还没有到来。他为核心团队的南京中脉科技,近日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这是继全健和无限极之后又一家被处罚的直销巨头。在过去的一年里,始于全健事件、遭遇强力管控的直销行业,面临着牌照暂停、注册产品锐减、行业巨头业绩下滑的局面。

中脉科技已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继全健和无限极之后,又一家直销巨头受到处罚。近日,南京中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南京市浦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原因是“发布虚假广告两年内受到三次以上行政处罚,或者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虚假广告,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其他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包含至2024年10月17日。

天眼查显示,中脉科技成立于1993年,薛勇为法定代表人,王为大股东。核心团队被称为“直销之王”的周希俭、周,现任中脉健康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曾任华仁药业董事长。根据商务部公告,中脉科技是2006年首批获得直销牌照的13家企业之一。

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中脉科技近一年内被江浙地区市场监管部门处罚3次,因“未完成网点登记从事直销活动”被罚款2745306元,“违法直销”被罚款20万元,“违反广告内容管理”被罚款40万元。

官网显示,中脉科技涉足远红外磁性寝具、远红外旋转磁性椅、远红外护具、美体内衣、面膜、海藻粉、果蔬汁饮料等产品,其中高价床垫和功能性内衣是讨论最多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中脉科技注册的直销网点有218家,其中Xi安有9家。在电商平台上,号称“以电气石为核心的热灸点阵,改善人体循环”的中脉健康床垫,售价2万多元。

一年来,直销行业接连出现因涉嫌传销犯罪和虚假宣传而被立案调查的权利。今年1月,无限极陕西分公司被xi市场监管部门调查。今年5月24日,因虚假宣传、非法直销三项违法行为被罚款590多万元。11月14日,权健集团及其老板舒在武清区人民法院被提起公诉。

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全健事件以来,直销行业遭遇了一轮强有力的控制。今年1月至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个部委联合部署“百日行动”,整治“保健品”市场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假冒伪劣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会议销售属于单层直销。对于一些保健品直销从业者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议销售不好。据浙江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负责营销工作的刘先生介绍,去年他们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几十场养生讲座和会议,今年大幅减少,主要精力转向线上推广和微信业务。“今年有些地区100人以上开会,要现场监管;有的城市直接取消会议销售审批。”

“百日行动”结束后,商务部开展了直销员、直销培训员、直销员注册产品的复查登记工作。商务部6月公告显示,注册产品89件(全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传销犯罪,未按程序重新注册),复审前直销产品数量为4304件,复审后减少1917件,降幅44.5%。评审前直销培训师2935人,评审后减少478人,降幅16.3%。审查前直销员391.8万人,审查后减少65.1万人,下降16.6%。

直销产品方面,雅芳(中国)、完美(中国)、玫琳凯等多家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根据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系统的公示,雅芳(中国)从之前三类的681种减少到二类的18种,完美(中国)从四类的130种减少到四类的96种,玫琳凯从三类的242种减少到二类的107种。

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核心因素之一,直销产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不难想象。以近年来屡次退出中国市场的雅芳为例。目前,只有18种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可供销售。华商报记者在Xi安城西的一家雅芳专卖店看到,店内摆放着一些雅芳化妆品和手袋。店员说,现在他们不做直销,基本都是零售,只有一些做了很久的直销员来拿货。

1990年,随着雅芳(中国)的成立,直销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遗憾的是,伴随着前期直销的快速发展,涉嫌非法传销的问题不断被媒体曝光。

2006年,在国内直销市场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直销牌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些年来,直销牌照的发放数量似乎是行业的一个“晴雨表”,反映着监管的态度和行业本身的发展。到了2017年,虽然国内的直销企业已经增加到92家,但是相比国内的注册企业,这个数字还是很少的,这也证明了直销在中国还是一个特许经营行业。

2012年至2017年,国内直销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除2014年外,直销企业数量增速均在20%以上,营收年均增速也连年保持在两位数。在很多传统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是辉煌的。一些直销公司还抛出“黄金十年”的概念。时任中脉健康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周锡坚提出:“以完美姿态开启直销黄金十年新篇章!”

近两年直销牌照发放再度收紧,再次呈现行业监管趋严的趋势。全健事件及随后的监管行动仍在继续。今年,直销行业的许可出现了13年来从未有过的“零到零”的局面。除了暂停发放直销牌照,商务部去年公布的46家申请牌照的企业也已经被集体清理空。

不仅行业增量趋于停滞,部分直销企业的业务也在萎缩。在一家以销售保健品为主的线下门店,当华商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产品以及是否可以加盟时,店员表示,目前公司制度比较严格,除了在店内注册,还需要在公司官网注册审核,最近没有大规模的培训活动。

风波之下,很多直销公司的业绩受到了考验。三季报显示,雅芳营收11.8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的14亿美元下滑16%,其中亚太地区下滑12%。比如新集团营收下滑12.6%至5.9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营收下滑23.2%;康宝莱中国销售额下降21.7%。

虽然关于直销模式的争议很多,但它为安利、完美、无限极等一批上市直销企业和未上市直销巨头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今年6月,根据世界直销协会联合会的数据,全球直销行业46%的收入来自亚太地区,其中中国市场占亚太市场份额的40%。

想加盟个化妆品店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雷红珍表示,今年直销企业业绩下滑,一方面有行业监管趋严的影响;另一方面,直销行业本身也面临着社会结构、消费场景、消费心理、创业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简单来说,直销业务一直喜欢采用的“杀熟”模式,在如今大城市陌生人的社交环境下,正在失去优势。

直销行业专家欧阳文认为,没有法规将直销行业多级团队薪酬等问题与传销的金字塔模式区分开来,导致在公众心目中被妖魔化,让公众远离这个行业。

当然,相比业绩增长的压力,直销企业最重要的恐怕还是规范发展和公信。杜南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直销行业报告(2018)》显示,在91家持牌直销企业中,有18家企业或其经销商因非法传销被起诉。其中,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有25起与传销相关的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数量最多。此外,一些企业被曝出违规租赁牌照、团队薪酬、跨区域或跨品种违规直销、虚假宣传等问题。

直销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被视为缓解当时社会贫富问题的理想专业营销模式。许多员工开始以此为副业。在国内市场发展中,直销一度被视为成本最低的创业模式。今年商务部审核注册前,国内直销从业者有上百万人。

有分析认为,直销企业在规模小、人员少的情况下,整体经营管理是可控的,但随着企业和团队越做越大,大家都渴望成功,渴望赚更多的钱,一些边缘地带或灰色地带的经营开始出现。甚至可以说,直销行业越大,风险越高。

陕西经纬律师事务所李德军律师认为,直销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在审批准入环节的控制已经非常严格,十几年时间已经批了90多个牌照。但这也形成了重审批轻监管的局面。直销牌照甚至演变成了个别直销企业的遮羞布。从规范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提高违法成本,统一直销违法行为的标准和尺度,使行业更加健康。

过去一年,直销行业迎来了一轮对市场环境的治理和净化,之前的野蛮生长状态戛然而止。没有新的企业,市场进入存量洗牌阶段。事实上,即使不考虑监管收紧的影响,直销市场本身也在不断受到新零售模式的冲击。

甚至从安利等一些直销公司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近年来,网购订单和移动订单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销售份额。也就是说,直销行业所依赖的,营销人员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和示范,直接向消费者介绍产品和服务的模式,市场消费品面临挑战。如果更多的消费者绕过直销员下单,直销企业用产品和渠道吸引客户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华商报记者查晶晶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