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生活中了解自己
我们今天讲的是个人设计游戏规则,这是一个相对实用的话题了,比较接近现实生活。其实,每个人在人生的过程中呢,不断的在对自己未来做着设计,如果我们在设计之中没有建立起与内在连接的能量互动,没有掌握要领,往往这个设计是比较空泛的。
在我二十年前看了一本书《全力以赴》。写这本书的人名字叫艾伦,是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这部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他讲的是人这一生最幸运的事情是找到自己适合的、最喜欢的事业。这个对大家来讲不是一个容易的事,绝大部分人在从事着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但是又很无奈。如果自己找到适合或喜欢的职业,会很快乐的工作着。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个世间一定有你的那个角色,只是看你能不能找到。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们怎样在生活中了解自己。因为只有了解自己,才能不断的调整自己在现实中的职业定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呢,还有不同层面。低一些层面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在职业上的定位状态;而在更高一级来看,当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时候,很多职业都适应你,或者说你的适应范围更宽泛。
当你开始超越这个物质世界带给你的满足,那时候就不会执着于我是否找到了最适合的角色。你会在每一个角色中做得更圆满。那是一个更高的境界。
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容易被别人的希望所覆盖,因为家长、朋友的兴趣去选择,而忽略了我们真正的内在。艾伦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让她选定自己适合做什么,这是个很难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上所能从事的事情很多,你选择你适合做的工作,如果你没有做好的话,那种自我否定的力量会很强。所以,人们去积极的去想我适合做什么,会很难;如果去想自己不适合做什么,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他用了一个倒叙法。她说,你可以把你想到的你适合的职业全都列出来,然后一个一个过,你认为不适合的去掉。最后排除的还剩几个,就是你适合的人生职业。
从我走过的职业生涯里面,有无数次的创业,就是帮助创建企业,我觉得这是个特别好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会帮助很多人发现他们自己的职业定位,而重新开始他们的人生。
在我的字典里面没有优点和缺点,只有特点。能够帮助别人把优点发挥在积极的方面,给他搭一个最适合他特点发挥的舞台,是一个管理者所要做的。特点在积极方面的发挥就是优点,在消极方面的表现就是缺点。一个人的特点,以消极方式发生第二次的时候,就是管理者的责任了。你要帮助他去扬长避短。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发现自己,这当然跟他自己的主观意识有关系,比如有些人他愿意挑战自己的极限,愿意通过挑战来证明自己的内在力量。这当然很好,了解并挑战自己的人,在生活中有更高的能动性。他战胜困难的能力会更强。
02
在学习中了解时代的游戏规则
首先,要在生活中了解自己,第二个要了解游戏规则。因为有些人他在了解自己的时候并没有了解这个世界。孔圣人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其实,里面的三十而立,我在解读它的时候,悟到一点,所谓三十而立,是到三十岁的时候,我们了解了我们所住的时代的游戏规则,我们学会了。
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对于每个人来讲,因人而异。你生活在美国和生活在中国就不一样;你生活在国营单位跟生活在私企,就是不一样。你生活在不同类型的家庭里面,也不一样。你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和生活在一个矛盾重重,纷争不断的家庭里面等等,这都不一样。都有不同的游戏规则。怎么把这些环境中的游戏规则看好,又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游戏规则,在有限的规则之中,快乐的发挥我们的心灵,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这里讲到的学习,不止是学校里面的学习,现实中我们每时每刻也都在学习。一部分人在创造,他会挑战游戏规则,因为有些规则有一定的时段性,需要有人去突破它。他是带有一种成就和喜悦的心情去做事情,有些人是跟游戏规则较劲,钻牛角尖,这时往往他不能感到快乐,而是一种愤怒、紧张的、抵触、抗争的心态,因而浪费了很多人生的能量。
所以,学习游戏规则非常重要。
03
在实践中与时代和谐
在实践中会看到,我们有我们的使命——帮助人类去突破人类意识的障碍。在做这些事情时,我们充满快乐,和一种自我的认同,我们不断强化自我的能量信心,而从中获得力量的支持。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在实践中跟时代的规则和谐,比如在美国就需要按照美国的思维法去跟美国人打交道,到了中国呢,我们就按照中国的现行机制跟它和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每一种人类生存的状态有他特定的历史、道理和原因。当你与它和谐的时候,很多地方不需要你花费能量,你自然而然会把能量集中在有价值的那些事情上。在和谐的基础上,向上发展变得更有潜力,更有积极的意义。
04
在职场中演好角色
公司对于个人来讲就是一艘过河的船,当你在船上的时候,大家要齐心协力拼命划,让我们早些到达终点。因为公司与公司之间就好像是划艇比赛,而在船到河中间的时候如果船漏了,大家会齐心协力去堵。如果船沉了,我们自己也会跟着沉下去,这就很形象的描述我们跟公司的关系——就是要负责任,要扮演好我们的角色,要步调一致,要听从公司的统一指挥,这样船才能划得快,船出问题,大家补救的话,才能保证大家的安全。当船到达彼岸,要上山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背着这个船上山,这个概念要清楚。
公司对每个人来讲,他是阶段性的,看你上船是短距离的比赛还是长距离的比赛,这不一样。就像我在美国第二家公司,相对来讲是长距离的比赛,我在那里呆了七年,在这个过程中,你认认真真的去做职场的这个角色。因为你在一个系统里面,一定要按照系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但是也不执着于这个角色,不被角色所困。就是说,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该离开的时候自然的离开,因为你的人生有下一站,下一站有下一站交通工具的搭载。
当你知道这个的时候,就明白原来你在演一个角色,你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必须演的像。你当经理的时候不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员工,你当高管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考虑的问题不同。所以在职场过程中我们在不断学习,不断的收获自己对人生的领悟。很多人对现实处于一种不满意的状态,这时候要从心态作调整。
我自己也是有很深刻的体会,我基本不和老板谈薪水,当我第一次下海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要多少薪水,我说你给多少要多少,然后到美国也是这样。我当时是这么想,我拿到的薪水是我跟老板做的一个交易,我做的多而没拿到那部分是我的一个投资。投资说明你有能力,投资是为了长远更高的回报,这是个很简单的逻辑。很多人并不太了解这个,他会在一开始跟老板讨价还价,自己年轻时候的能量全部转换成买卖的关系了。当你全部拿回来,你对未来的投资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因为人都有贪婪的一面,他会给你工资压低一点,在同等岗位,你拿低工资,而你做事并不受你低工资的影响,你做的事不比别人少,你拿低工资而又做事很好的时候,这时候你得到的是最好的机会,老板就会说,这个人很好用,工资又不高,所以有机会他第一个会想到你,我就是这样被想到的。
当时我在我们公司一开始做工程师,后来有机会要提经理的时候首先找到我,说我们招一个生产经理,你愿不愿做,我说可以啊。他们董事会讨论说Bob这个人在美国没有IE工作的经历,可能不行。他们就在外面招,当时公司很小,就没找到。第一外面有水平的人不愿意进来,愿意进来的人要的薪水他们又不愿意付,因为公司小的时候,他的财务状态不是太好,养不起很贵的人,最后还是来找我,说Bob还是你来,我就因此有机会去做生产经理。
这个例子说明在现实中往往人把自己当做商品来做交易,实际在现实中认认真真的扮演好你的角色,你不是在帮老板做而是在帮你自己,老板只是你的平台,他是支付你的劳力的那部分,你在这个里面有很好的投资空间。当时参加工作在国营单位里面,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积极,不要怕做事情,所有事情凡是自己能做的都做,因为年轻,有活力,所以不要计较多做,你只要有机会多做,以极大的热情去做,别人会给你更多的机会。这种东西并不是要你去要求,去争取,你只要把自己的角色演好,一定会有。
当然有一条,你要关注,关心企业的发展,关心企业更宏观的问题,关心行业状态,为自己打好一定的基础,当你有机会发言,你说出的话是站在更高的层次说出的话,而不是仅仅扮演自己的角色。这是你不断完善自己而获得的,是个良性循环。而这整个过程给我们一种特别积极的心灵建设,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越来越自信,让自己驾驭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