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木木叔在深圳,我将和你一起了解深圳的上市公司,看看成功是否有迹可寻、猜想不同公司的发展前景、顺带了解一些知识点。欢迎关注~
什么样的客户是好客户?订单多、订单大不见得就是好客户。能帮助自己成长的客户,才是好客户的重要标准!
ICT是信息通讯技术的缩写,是一个涵盖范围非常广的领域,主要由三种类型的公司组成:电信运营商、设备生产商和互联网企业。华为就是一家ICT设备生产商企业。
而今天聊到的这家公司,如果当初华为没有选择他,或者他没有听从华为的建议,也许今天的深圳就少一家上市公司了!
跟随华为一起成长的飞荣达写了也有三十几家上市公司了,真正意义上白手起家的公司并不多,如果我获得的信息没有重要遗漏,那么飞荣达算得上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白手起家的公司。
成功的模式=销售+大客户!
飞荣达的董事长马飞当年一人从安徽来到深圳,从做销售开始获得第一桶金,于1993年创办了飞荣达,1997年成为华为的供应商合作至今,是华为最早的供应商之一。
刚成立的时候,飞荣达做的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薄膜开关和电子辅材。自身努力+机缘巧合成为华为供应商后,就一直紧紧跟随着华为的步伐往前走。
2000年左右,华为对飞荣达马飞表示说:“薄膜开关没什么前途,电磁屏蔽和导热材料前景不错。”从此,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飞荣达成为这个行业里,全球市场的领头企业。
所以,创立于深圳的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华为的帮助下,创始人马飞不仅实现的“深圳梦”,深圳也于2017年多了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
飞荣达的产品卖得有多好,从众多大牌客户可见一斑如今的飞荣达的营收规模约在30亿左右的规模,今天看总市值约126亿左右。华为作为其最大的客户,给的订单没低于过20%。加持了华为的“光环”,也更容易被众多大牌企业接受。
跟随着华为的发展,除开一直卖得不错的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导热材料及器件外,业务已经扩展到精密注塑、4G/5G天线、散热模式&风扇、半固态压铸、电源和横切器件等。
戴尔、微软、思科、Fackbook、诺基亚、欧菲光、富士康、中兴、三星、谷歌、思科、宁德时代等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合作。
特别是今年11月底,宁德时代给了飞荣达未来5年共计36亿左右的采购意向合作协议,更是验证了飞荣达从事的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性。
总之飞荣达靠着各种材料和器件起家,2017年上市后,因为涉及到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多个火爆的领域,一路实现了快速增长。
华为发展受挫,飞荣达还能走得顺利么?#华为被美国打压#,飞荣达难免会受到影响,一个是直接的订单量,另一个是行业的增长速度带来业务的下滑。
个人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当华为发展受阻,一时间放缓了在5G领域的领导者的市场作用,手机业务严重下滑后,紧跟着华为的飞荣达的市场先发优势还存在吗?
换句话说,飞荣达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在这个局面下是有可能会被替代掉的。
2019年,为了进一步确立领导地位,收购了至少七家经营相关业务的公司,并产生了不少商誉。据传这些被并购的公司,有些业绩不达标,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
虽然说2020年拓展了不少汽车类的客户,不过优势能否持继得打一个问号。不同的行业竞争格局和客户需求都有着一定的独特性。
虽然说客户全世界都有,但还得看过支撑的核心在哪里。而且现在飞荣达的目前的发展阶段下,经营管理能力是否能跟上,还有待验证。
我学到|知识点:中国制造2025飞荣达在公司介绍里提到了“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顺带理解了一下这个知识点。
首先理解下#工业化#,可以简单理解成:一种提高生产能力的模式,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差异化,对个体的需求大幅降低。不仅只是在制造业,几乎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应用,比如农业、餐饮、服务业等。
过去,全球历经了3个工业化时代:工业1.0时代,利用水力和蒸汽机实现了机械化。工业2.0时代,利用电力和电动机实现了电气化。工业3.0时代,利用电子和计算机实现了自动化。
虽然整体上经历了这3个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并不意味着每个国家都已经实现了这3个阶段,只是一个参考标志。而“4.0”最终是什么样子,还有待未来给出统一的结论。
工业4.0虽然由德国率先提出,但不同国家针对自己工业化的情况做了不同定义,除开“工业4.0”,我们国家2015年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美国则定义为“工业互联网”。
-END-
深圳上市公司系列-034-飞荣达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我是木木叔在深圳,请关注我,一起研究、学习、提升。
往期阅读量高点的文章:
中兴通讯被罚14亿美金后:忍辱负重还是彻底妥协
格力被罚9100万美元背后:是规则的不同,更是一场博弈
“漂亮国”到底想干什么:这些企业为什么总是被罚款、针对和制裁
恒大集团:资本无序扩张下的地产商的典型代表,不务正业的许家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