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龙,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公司,售后服务经理,工程师。
一、免耕播种机的主体结构
免耕播种机可大致分为六个系统:一是主梁机架,二是传动系统,三是施肥系统,四是液压系统,五是监控系统,六是单体总成。单体总成又可分为六个机构:一是四连杆机构,二是播种机构,三是秸秆清理机构,四是镇压机构,五是限深机构,六是单体机架。
这是免耕播种机的牵引梁
这是免耕播种机的主梁
这是免耕播种机的机架骨架
这是上齿式传动系统,链轮和链条,直接传动更可靠方便
这是施肥机构的两个肥箱,包括底肥和口肥两部分
这是最原始的施肥的入土部件,也叫缺口圆盘刀
这是最近两年大家普遍使用的也特刀,适合于软土地和洼地,更有利于今年较湿的墒情
这是液压系统,两个串联的液压缸
这是监控系统,是播种系统的眼睛和耳朵
这是机架总体
这是四连杆独立仿形机构
这是秸秆清理机构,也是免耕机的一个最大特点
这是限深调节机构
这是覆土镇压机构
这是播种机构的播种箱和排种器
播种部分还有导种管,这是他们关联部位
二、免耕播种机各系统的注意事项
第一是主梁、牵引梁和机架。这是整台机具的灵魂,关系到整体使用效果和寿命。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牵引梁、主梁和四连杆与地面水平,才能保证播种质量,要避免牵引梁扬头或低头。
第二是传动系统。免耕机传动系统有一个突出特点,上齿式的传动方式,尽最大可能避免传动系统与地面秸秆接触,避免缠绕。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上齿式传动靠的是摩擦力,一个地轮与传动轮之间形成预紧力之后产生摩擦力,传统的单传动打滑率高。我们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改,把它做成了双传动,通过一个离合器相互配合,效果很好。这一技术申请了专利,现在市面上多数都是效仿我们的双传动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保持小胶轮和地轮之间有一定的预紧力,预紧力是由拉紧弹簧提供的,因此我们要经常检修拉紧弹簧,确保作业过程中预紧力足够。如果预紧力不够,小轮就会打滑,导致所有参数都会不准。再者,地势不同、墒情不同,小轮的打滑率也不同,地面湿的时候打滑率高,株距就会变远,因此我们要根据作业情况灵活调整。
第三是施肥系统,分为三部分:底肥、口肥和入土部件。一是底肥,底肥依靠机械传动绞龙将颗粒状的肥料输送到导种管,再输送到排肥管,通过施肥刀和挤土刀开出的v型肥沟,把底肥施到种子侧下方,约12公分左右,离种子的距离约7-10公分,太近了容易烧苗,太远了借不上肥力。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肥质不同、天气不同都会对施底肥作业造成影响。一方面肥料的流动性要好;另一方面,空气潮湿时肥料吸收水分会粉化,影响排肥效果,造成积肥,损坏机具。二是口肥,我们现在都是电动的全自动口肥系统,口肥电机转速随车速变化而变化,以保证施肥量稳定。但有一个弊端,口肥和种子是同床的,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使用专业的口肥,且量不要太大,否则容易烧苗。三是入土部件,施肥刀和挤土刀之间一定要经常性调整,保证间隙尽可能小。有客户反映两刀之间总夹泥导致不转,这是因为很多机手整个作业期间从来都不调整施肥刀与挤土刀,二者之间有了一点间隙就往里塞土,不清理就会导致间隙进一步扩大,间隙扩大导致塞更多的土,如此恶性循环。建议大家每天调整一下施肥刀与挤土刀,三五分钟的事,这一天干活就没问题了。再者今年各地土壤墒情较好,部分地区土壤很湿,这就适合用之前提到的也特刀。
第四是液压系统。没什么可说的,定期保养即可。
第五是播种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可精确记录播种粒数,如遇漏播现象及时提示报警。这套监控系统毕竟是一套电子系统,受环境影响很大。系统有两个光学探头,一个是发射端一个是接收端,在地里作业时尘土飞扬,会导致探头上积灰,造成漏报或误报。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时常擦净探头上的灰尘,以保证监控系统正常工作。
第六是单体总成。从单体总成的六个机构分别来说:
一是四连杆仿形机构。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修,确保仿形机构是活动自如的,不能发卡。如果发卡,就失去仿形效果了,就会导致各垄播种深度不一致,造成深浅苗现象。这里还想跟大家强调一下,有的用户担心多行免耕播种机幅度过宽、播种深浅不一,这种担忧完全是没必要的,因为每个仿形机构都是独立运行的,根据垄形上下浮动,保证播种深度一致。
二是播种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大家要每天检查清理排种器,确保没有杂物。再者,每天盘一下排种盘,根据经验手感确保松劲适宜。还要检查传动系统各链条、张紧轮是否活动自如,尤其是张紧轮上的弹簧,积土较多会使其卡死,要定期检查。再有很重要一点就是种子的质量,即种子的大小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指夹式排种器的下籽率,种子形状不规则、大小过于悬殊就会降低下籽率,气吹式排种器对种子的适应性要强一些,我们也在积极完善机具。最后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种子的包衣,有时农户很着急,把包衣剂与种子混合后立即将种子倒入种箱开始播种,种子上的包衣剂还没干,大量糊在排种器上,甚至达到硬币那么厚,严重影响播种质量。因此大家一定要将种子上的包衣剂晒干之后再倒入种箱播种。
三是秸秆清理机构。秸秆清理机构是免耕播种机的一大特点,是保证免耕机在满地秸秆的条件下完成播种的关键机构。利用拨草轮,将种床上的秸秆扒开一定宽度,保证开沟圆盘顺利开出一条合适的沟,使种子播入土壤中,发芽出苗。在春旱比较严重的地方,有这样一种情况,用户将拨草轮调得很低,扒开地表的一层干土,保证种子落到深层湿土上,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由于它扒土很深,导致垄台变垄沟,影响苗带地温,这一点大家也要注意。今年墒情较好,建议大家不要将拨草轮调得太低,稍微扒开一层就可以了。
四是镇压机构。镇压强度要根据墒情灵活调整,墒情好镇压强度轻一些,墒情差镇压就重一些。此外,两个覆土轮的角度也很关键,它保证镇压的焦点正好在种子上面,如果太宽会跑风,如果太窄会镇压过重影响出苗。这个角度厂家已经调整好,大家轻易不要调整。
五是限深机构。通过调节限深轮和播种圆盘刀的间距,实现播种深度的调节。有的用户在刚使用免耕播种机时,还是习惯于过去传统种植模式的播种深度,往往达到6-7公分,这对于免耕播种而言就过深了。因为免耕播种的镇压效果特别好,建议播种深度在3-5公分即可。如果播得太深,免耕地的土相对比较实,小苗出土很困难。
六是单体机架。单体机架是免耕机的心脏,所有零部件都集成在单体机架上,所有技术参数都体现在机架上,它的质量决定了免耕机的使用效果和寿命。今年各地墒情较好,土壤较湿,机架各部件容易粘土,会严重影响作业质量和效率。因此,我们要经常调整、清理、检修各机构的刮泥部件,防止刮泥刀变形或损坏,影响作业质量。刮泥部件具体而言包括:施肥刀上的挤土刀、限深轮上的刮泥刀、镇压轮上的刮泥刀、以及限深轮与播种圆盘之间的泥土等。
三、免耕播种机跑偏的原因
机具在作业过程中出现问题,原因往往很复杂,无法一概而论,需要结合使用环境具体分析。例如机具跑偏这一问题,可能的因素就有很多。首先,免耕播种机在生产到使用的过程中,零部件不对称就会产生侧向力,机具就会跑偏,从头部的牵引钩子到尾部的镇压轮,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出现不对称,都会造成机具运行跑偏。还有,地轮或传动轮的气压不一致,摩擦力就不一致,也会产生侧向力导致跑偏。再有,四连杆强度不够、螺丝松动、轴承卡死、旋转部件不灵活等,都可能会导致机具跑偏。此外,地势墒情也有所影响,土壤较松软的地块跑偏较少,而干旱、地硬就会放大侧向力,更易跑偏。
编辑:单哲 冯吉 审核:卢奕丽 王影
主编:张学志 监制:李保国 王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