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行业发展现状(暖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暖通行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我国供热行业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步,加速于 80 年代中期供热行业体制改革,但供热行业体制改革总体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直到 2003 年 7 月,原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决定通过试点城市探索供热行业市场化机制改革,并明确提出“停止福利供热,实行用热商品化、货币化”。至此,供热行业市场化机制改革正式启动。发展到现在,集中供暖已经在城市基础建设中成为综合性的工程,是由热源、热网、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对资源与环保认识的逐步加深,作为现阶段我国大力支持的供热形式,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范围与规模不断扩大,持续促进供热事业迅速发展,集中供热系统供热面积逐渐增大,管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相应地在供热管道上面的投资也越来越大,热网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供热管道越来越多地走向人们的生活,城市供热厂集中供热和区域集中供热急剧增加。

二、行业概况

根据国家能源投资有限集团发文: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能源供应持续偏紧。各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工作要求,采取一系列扎实举措保障电力热力安全稳定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在祖国不留余力支持百姓供暖前提下,依旧存在许多民生问题,尤其是不归国网热网监管供热单位,现存急需变革,以人文本理念,落实第三产业搭建完善,保障供暖正常需求。

从最开始国网热网集中管理到后续分布式管理出台,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原有政策已经不能很好的因地适宜适应所有的城市发展,转变到现在发展为集中供暖为主,分布式供暖补充成为城市供暖先行的一个拐点。

2.1供暖方式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形成了以锅炉房、热电联产为主,其它热源方式为补充的格局,锅炉房、热电厂主要的原料就是煤炭,中国70%以上的煤炭都用在了发电和锅炉房上。

虽然我国是产煤大国,以及根据《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新一年覆盖范围较往年扩大。但是以现有技术很难做到能源完全转化利用,并且从一级能源转化为低级能源这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浪费。

2.2各地区差异化分析

暖通行业的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传统采暖地区,主要是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和陕西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这些地区城市建筑面积总量近90多亿平方米,城市供热行业需求强劲,行业规模较大,且发展速度较快,但企业利润水平较低,靠国家扶持较多。

暖通行业是新兴行业么

城市供热行业在部分非传统采暖区的过渡地区和南方地区中,也有一定的市场,这些区域的城市供热的需求对象主要为工业用户。例如,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这些地域均已有集中供热,但以工厂和公共建筑为主,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供热企业效益较好,利润水平较高。

总体来说现阶段民用供热基本以换热站集中供暖为主,分布式做补充实现供暖规模化。

2.3集中供热的优势

城市集中供热与传统的分散供热相比,具有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等优点。以煤炭锅炉为例,分散式小锅炉生产能源利用效率40-50%,而城市供热所用的大型锅炉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至70%-80%。

此外,城市供热用集中热源代替众多分散锅炉,可将污染物从面排放变为点排放,能够集中、有效处理污染物,减少排放量。

2.4暖通行业现存问题概况

我国供热行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同样衍生出许多问题。国企管网转变为分布式供暖后,市面出现供热系统的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粗放、依靠人工经验调节,热力输送各环节存在较多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存在普遍的水力失调、热力失调、冷热不均现象;建筑物内水平和垂直温度易失调导致住户出现不同程度的超供、欠供现象,用户不能自由控制供暖,按需供热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等。尤其自管理模式不同后导致:

1.供暖配套费收取混乱,并存在所谓行业不统一规定的“开口费”和“转接费”;

2.因暖通施工设计单位不统一,存在一定设计缺陷,并且按照此缺陷继续施工用以供暖;

3.施工单位多元暖,存在大量非暖通专业人员参与建设,并且无法及时识别建设风险;

4.采暖能源不能有效互补,存在能源浪费、不能高效节能等现象;

5.暖通基础设备质量时间无统一标准,以市场为例各企业销售时从10~50年限不等进行销售,根据暖通企业咨询报告显示最长暖通设备公司成立只有20年左右,所以设备质量存在消费质疑。

同时传统供热行业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性也是环境污染的重大源头之一,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因此,研究、开发、创新供热节能技术已成为行业必然趋势,既会促进城镇集中供热系统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具有推进作用,又对实现清洁供热等民生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