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航船,即将载着我们挥别2021,驶入2022。
回首2021年,桂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及桂林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统揽,全面打响工业振兴攻坚硬仗,新产业蓬勃发展,新动能澎湃激荡,加快汇聚优势资源,加大工业招商力度,营造工业发展良好环境……在践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考卷上,桂林奋笔疾书,成绩斐然,交出了“十四五”开门红的精彩答卷。
统计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9%,比去年同期提升12.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比去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3%。10月底,全市在库规上工业企业达568家,较2020年底净增50家。
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2022年,桂林将加快推动工业振兴,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实特色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奋力书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桂林新篇章。
桂林欣欣向荣的工地(资料图片)
吹响号角 奋力打好工业振兴攻坚硬仗
今年2月23日,全市推进工业振兴大会召开。周家斌书记在会上强调:加快工业振兴是我市现代化进程中绕不过躲不开的重大现实问题,是必须翻过的一座山、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必须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下足硬功夫,跑出加速度,切实把发展新机遇转化为加快桂林发展新动能。
全市推进工业振兴大会还提出新的工业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我市工业发展重回全区第一梯队。
旌旗猎猎,战鼓擂响。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全市上下奋力打响了工业振兴攻坚硬仗。
我市迅速出台《桂林市工业振兴2021年实施方案》《桂林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产业链工作专班方案》等支持工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桂林还专门出台《市党政主要领导服务工业企业接待日活动方案》,建立市党政主要领导服务工业企业接待日制度,市委书记和市长直接为工业企业服务并破解难题,全面掀起市领导服务企业的热潮。截至11月底,已组织开展3场接待日活动,市委书记、市长现场为燕京漓泉、力源粮油等11家工业企业协调解决29个问题。
同时,我市持续推进市领导跟踪服务推进重中之重项目、重大项目、重点工业企业的工作机制,设立融资、用地、审批、要素保障4个工作专班,扎实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组建工业振兴特派员桂林工作队,与自治区特派员派驻桂林工作队密切配合,驻点服务派驻第一批112家重点工业企业(项目、园区),特派员们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项目带动 经济新增长点加速形成
近日,记者陆续走访桂林国家高新区、桂林经开区、高铁(桂林)广西园等工业园区以及部分工业企业,放眼看去,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园区发展朝气蓬勃,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企业实现产销两旺。
记者在桂林深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三期)建设现场看到,项目建设已经全面完成,正等待桂林深科技公司正式入驻。项目业主、桂林经开控股有限公司深科技项目现场组负责人说:“项目三期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形成年产近1亿部手机的产能。”
另外,深科技一期、二期项目已投入运营,桂林深科技公司正加班加点生产,努力满足市场需求。该公司还积极调整经营方向,由原本单一的智能手机业务转化为智能手机、CPE、手环等多元化发展,产值、利润实现稳步增长。
市工信局相关人士介绍,2021年,我市全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成立项目推进及项目落地攻坚小组,靠前服务,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如推动鸿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电科云大数据中心等68个项目新开工建设,建工集团桂林装配式建筑基地、智煜感光油墨等38个项目竣工投产,安科讯数字能源智能制造项目等4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顺利。
项目建设的火热,有力拉动全市工业投资企稳回升。1至10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59亿元,同比增长5.6%。初步预计,全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220亿元,同比增长10%。
招商引资是促进工业振兴的强大引擎。我市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等三大战略区域,锚定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方向,精选重点目标行业企业,组织招商工作专班开展“行企助力转型升级”系列精准招商活动。
周家斌书记亲自带队到华为、比亚迪、深科技、格力电器、中免集团等企业考察洽谈,诚挚邀请各企业来桂林投资兴业;并会见东旭、京东、中药控股、中国东信、中建路桥等企业高层和广西海外联谊会等商协会负责人,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合作。
其他市领导和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纷纷带队招商,比学赶超招商氛围日益浓厚,项目对接洽谈成效捷报频传。1至11月,全市新引进计划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64个,完成全年任务的91%。其中,新引进计划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1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65%。目前,格力电器(桂林)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大飞机航空轮胎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已完成签约,部分实现开工建设。
创新驱动 工业发展含金量不断提升
近日,记者来到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干净整洁,先进的生产流水线和智能化电脑操控,让人惊叹于现代工业的壮观。
桂林南药是商务部认定的广西桂林市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生物医药)龙头企业,该公司研发生产的青蒿琥酯类药物累计已拯救全球重症疟疾患者4000多万人。1至11月,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7亿元,其中海外销售收入6.98亿元,为我市“稳外贸”作出积极贡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企业、产业不断成长的根本所在。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生态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市工信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电器科学研究院等3家企业入选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占广西上榜企业数量的3/4。智神信息等2家企业入选2021年度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占全区的1/8。华海家居等5家企业的技术中心获2021年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新认定,数量占全区的11.9%。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走在广西前列。优利特等1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神信息等47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占全区总数的22.4%,位列广西第一。
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工作喜获丰收。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有限公司的产品“橡胶冷喂料挤出机”荣获第六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该公司是今年广西唯一入围企业。桂林广陆数字测控公司等15家企业入选广西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数量位列广西第一。
1至10月,我市四大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3.1%,占比相对2020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徐莹波)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