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有利于是什么的标准(【白检夜读】“三个有利于”闪闪生光)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三个有利于”闪闪生光》。

三个有利于是什么


30年前,邓小平同志用“三个有利于”这样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执政党执政之基和解放思想根本原则,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历经40年来,因改革开放脱除贫困踏上致富大道的中国人,依然缅怀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纪念邓小平,人们难以忘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著名观点,难以忘怀的是“三个有利于”的原则立场。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著名观点。判断改革开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无疑,“三个有利于”着眼点就是有利于民。可以说,关心民生、注重民生、维护民生、发展民生是邓小平一贯的思想。此后,中央不管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观”,都与“三个有利于”一脉相承。而“脉”者,也就是民,也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实践证明,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发展维护人民的福祉,是检验执政党民心向背的试金石。改革开放后,中央的大政方针受到人民的欢迎拥护,并成为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根本原因是政策益民利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11时53分,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新当选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亲切地向在场的500多位中外记者挥手致意,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以上庄严的宣示。8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际行动生动践行这一郑重承诺,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都是应利于民,这是执政党的性质与特征,也是各级官员的政治常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