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一件休闲的衬衫,一脸书卷气,怎么看都不像大陆首富,倒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这就是电子科技大学1973级校友刘永言。他出身四川农村,靠"养鹌鹑"起家,带着四兄弟坐上了中国大陆首富的宝座,他的经历有超过一般人的辉煌与坎坷。他带领的希望集团曾是全球最大的鹌鹑养殖企业,一个转身,他创立大陆希望集团并打造出国产变频器第一品牌。他的故事已经演绎为一个传奇。
初入成电,他的梦想是做中国的爱迪生1973年,28岁的刘永言被选送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读书,开始了与成电的不解情缘。一个天赋超群、求知欲旺盛的青年来到了成电的知识殿堂,真是如鱼得水般畅快。刘永言在课余倡议搞实验室。同学们在他的带领下建立了两个实验室,做了许多东西。许多报废的实验设备,他们像宝贝一样捡回来修好,作为自己实验室的武器。
"我从小就有做爱迪生的想法,没有科学研究,好像生命缺少了什么。"科学技术已成为刘永言生命的一部分,成电精神也伴随着他的一生。
"我是国内第一个把软件作为商品卖出去的人。"1976年,大学毕业的刘永言回到电机厂工作。长虹厂的工作人员来这里请求帮助计算非圆曲线的数据,刘永言"请命"用微机计算。为了研究计算方法,他用21元租了一间简陋的民房做工作室,那时他的月薪才38元。
晨昏颠倒,通宵作战。刘永言在破屋子里呆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艰苦努力和所付出的心血得到了回报——《BCD数据编程软件》横空出世。这套软件在电机厂试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注意。后来,该软件一度成为国内数据机床的主要软件。
"我是国内第一个把软件作为商品卖出去的人。"刘永言说。《BCD数据编程软件》成功研制出来之后,刘永言想到如何把软件真正推向市场,让全社会受益于这项科研成果。他和弟弟刘永好跑重庆,下武汉,为了推销软件在北碚一口气去了九个厂,晚上回旅馆住在阁楼。重庆火炉一样闷热的夏天里,刘永言整晚都泡在汗水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两年时间,刘永言就靠推销软件赚了10万多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天文数字。他的智慧成果也造福于社会,包括成都所有电机厂在内的企业之后仍然在使用它。国防科技大学把它引入了教材。
世界鹌鹑大王1982年,刘氏四兄弟凑了1000元开始养殖鹌鹑。事业刚见起色,一场"灭顶之灾"骤然而至,十万订单大客户"跑路"。走投无路之下,刘永言兄弟们风雨十几天赶到20公里以外的农贸市场,将8万只鸡仔全部卖完。
创业初期的第一次危机虽然化解了过去,但是兄弟们的士气却大打了一个折扣,关键时候,大哥刘永言的一席话起了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此后,他们通过解剖分析设计出新的喂养方法,刘永言提出用电孵化,提高产量。他开发出了自动控温器,大获成功。兄弟四人养鹌鹑不到两年,积累了1000万元的资金。到了1986年,育新良种场已经年产鹌鹑15万只,鹌鹑蛋不仅贩卖到国内各个城市,而且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
在他们带动下,整个新津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养鹌鹑,最高峰的时候全县养了1000万只鹌鹑,比号称世界鹌鹑大国的德、法、日还要大,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鹌鹑大王和世界鹌鹑蛋大王。
壮士断腕成就中国饲料大王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当刘氏兄弟把自己养殖鹌鹑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新津县的养殖专业户时,养殖专业户小兵团作战,使用刘氏兄弟的饲料和农具,在孵化率、产蛋率和饲料转换率三项指标上都比刘氏兄弟高出2%到3%。在家禽养殖和家禽饲料方面,刘氏兄弟不愿意和身边的农民兄弟短兵相接,以免造成两败俱伤。这时候,刘永言审时度势,想到了将产品升级,他们宰杀百万鹌鹑,进军饲料业。
20世纪80年代末,刘氏兄弟研制出了"希望饲料"。刘永言开发出了中国第一个线形规划数学工具用在商业运行的饲料配方软件。1990年1月,"希望牌"乳猪饲料月销售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000多吨,超过了当时的泰国"正大"饲料。
中国企业史上最精彩最完美的"亲兄弟,明算账"1992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在希望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
在希望集团快速发展过程中,兄弟四人注意到家族式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弊端,为了使企业跟上发展的潮流,他们分别于1992年和1995年两次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并明晰产权。1995年5月,刘氏四兄弟明晰产权并进行资产重组。在分家上,四人丝毫没有在"创业之初投资多少"和"创业之时作用大小"等方面斤斤计较,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平均划分资产,兄弟四人各占整个产业25%的股份。随后,他们便重新创建了自己的新公司:二弟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三弟刘永美(陈育新)成立华西希望集团,四弟刘永好组建了新希望集团,刘永言则创立了以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为发展方向的大陆希望集团。
这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史上最精彩最完美的"亲兄弟,明算账"。
虽然四兄弟分家了,但他们的产业都还是在母公司希望集团之下。中国大陆富豪第一次出现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是1995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龙虎榜》上,共有10位中国民营企业家进入榜单。其中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和刘永好四兄弟以6亿元领头。2001年,刘氏兄弟再次成为《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第一名,拥有的财富已经变成83亿元。
大陆希望集团转型,创造国产变频器第一品牌独自经营后,刘永言选择主攻高科技,他说自己忘不了的依然是科技情结。1994年,他筹建了希望电子研究所。全国各地的一批科技精英纷纷加盟,与刘永言一起攻克了一个个科技难关。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就取得了近30项发明专利,已有2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局的批准。
"一定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刘永言说。分析多家厂商失败的原因可见,他们从国外引进的不是核心技术,一旦技术落后,根本无法和国外产品竞争。
刘永言告别喧嚣,静下心来带着研发人员扑在变频器实验中。这一沉寂就是三年。变频器实验是一个烧钱的过程。一台普通变频器就相当于一辆桑塔纳的价格,变频器实验器材也同样十分昂贵。每天大量的报废原料一筐一筐往外扔,报废器材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
昂贵的实验花销和技术攻关的强度让刘永言压力重重,好在艰难的研发工作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1998年,刘永言自主研发的第一批变频器成品横空出世,并着手创建"森兰"品牌。森兰变频器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拟超导技术在内的十几项专利、专有技术。1998年,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2002年,成为中国变频器十大品牌之一;2005年,森兰成为国产变频器第一品牌。
森兰变频器作为变频器行业唯一获奖品牌获得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博览会金奖
1992年至今,由刘永言带领的"大陆希望集团"现已形成以高科技为主业、高星级酒店投资与管理和工程建设为两翼的集团产生结构。希望集团经过几十年的打造,已引起世人瞩目,先后获得"中国饲料工业百强第一"、"中国最大私营制造企业百强第一"、"中国最大民营企业500强第一"、"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工资总收入百强第一"等荣誉。这些都是刘永言写下的辉煌。
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刘氏兄弟千元起家,创业成功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着许多年轻的后来者。但刘永言却说:"我一直认为我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他把现有的财富都理解为让他实现通过科学技术进入自由王国的阶梯,或者说财富对他而言是提供了实现追求的条件。那么对刘永言来说,最大的财富是什么呢?
在电子科大校庆上,他给出了答案:"是知识、智慧和创造!"刘永言的话掷地有声。他希望电子科技大学的师弟师妹们真正拥有财富——知识。用知识的头脑,敢于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实现梦想!
关注"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电子科技大学校友总会官网、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