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是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对文章中的矛盾不加以解决,让读者对情节发展、人物命运产生期待感,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悬念的作用在于使故事结构环环相扣,内容紧凑而集中,既能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又能使他们保持这种状态。最后展示出一个让观众意想不到的结果,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悬念的设置,可以是一个场景、一段情节或者贯穿整个文案的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就如某品牌洗发水广告语:“是什么让他放弃百万年薪去做洗发水呢?”这句文案采用的就是悬念式,从“放弃百万年薪”到“做洗发水”是悬念的始末。一句话从起点到终点,成功地引起别人对答案的兴趣。所以,对于创作者而言,悬念就是读者想了解却无从知晓的一个情节;而对读者而言,悬念就是一个等待解释的谜团。
那么如何在文案开头设置悬念呢?悬念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神态描写
通过对比反差勾起读者在文案中寻找答案的欲望。比如“郭德纲调侃林志颖说,你我虽是同岁,却恍如两代人,你是如何做到的?”
2、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
“每当我学习收藏夹里那篇扎心文案的时候,就会想起她来。”收藏夹里的文案和想起的她有什么关系?悬念一层层展开。
总结:
设置悬念时要注意:设置悬念要合情合理,不能让人产生牵强、生硬的感觉。悬念的设置要简单明了,切忌拖泥带水、故弄玄虚,避免让读者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作用。
悬念是让文案更具魅力的一种方法,目的就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人物的处境与结局的关注,使文案引人入胜,勾起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