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是宋朝诗人苏轼为形容唐朝诗人王维的写景诗而发明的一个成语。后来成为王维的标签,不过,诗中有画并不是王维诗的专属,不少诗人的写景诗同样具有这个特点,而且部分诗作的水平并不比王维诗逊色(比如孟浩然的《春晓》),只是在数量上和王维有一定差距,这是王维作为一个优秀画家的天然优势。
诗中有画按画意的浓淡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画意的浓淡并不代表诗歌水平的高低,决定诗歌水平的因素有很多,诗中有画只是其中之一)。第一种类型:不同的人阅读时(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阅读时)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大致相同的画面。这是画意最浓郁的一种诗句,读完后画面会自然呈现在脑海里,基本不用去想。代表诗句:一,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第二种类型:不同的人阅读时(或同一个人不同时间阅读时)脑海里呈现的是不同的画面。这类诗句画意较淡,想象空间大,想出来的画面千差万别。代表诗句: 一,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二,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第三种类型:阅读时感觉有一幅淡淡的画存在,一时却想不出来或者不知从何想起。代表诗句: 一,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二,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三,欲归江淼淼,未到草凄凄。四,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五,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第一类诗中有画一般是纯写景之作,画意较浓郁。第二类和第三类较为相似且多数不是纯写景之作,更加富有情怀,神味绵渺和耐读。意境甚至比第一类深远,若有若无的画面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