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跃过大年,值此虎年新春佳节之际,马之达达在更新游记之前先给大家拜个年!衷心祝愿各位看官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快乐!健康吉祥!虎虎生威!万事如意!
“佛之净土白玛岗,殊胜之中最殊胜。”——《大藏经•甘珠尔》
墨脱,又名白玛岗,在藏语中是莲花的意思。莲花乃佛教圣物,代表着幸福、吉祥,墨脱盛产莲花,因此而得名。又由于自然因素导致交通不便,这让墨脱躲开了尘世的喧嚣与嘈杂。如果说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那么墨脱则是一朵连淤泥都无法染指的莲花。
很多去过墨脱的人说:到了墨脱,就等于去了全世界,这块隐匿于高原之中、几乎无人问津的弹丸之地,何以能有如此魅力呢?墨脱:青藏高原上最后一朵雪莲。
向着秘境星辰,我们在路上(第八、第九天)
情旅线路:波密——墨脱——林芝;
海拔变化:2750米——1200米——2960米;
途经景点:嘎隆拉山(4200米);果果塘大峡谷(800米);
行程信息:2020年9月19日(周六),116KM,5小时30分钟;2020年9月20日(周日),340KM, 9小时。
周末的波密县城,清爽、宁怡,时近中午,街头依然人少车稀。
按照导航的提示,从波密县城出发,沿着墨脱公路(扎墨公路G559)穿过嘎隆拉隧道,只需3个小时就能到达咱们种花家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墨脱。而当天要在墨脱过夜,所以,行程松散,于是,睡个懒觉,打算11点出发。
街道上的车辆行人渐渐多了
出发的时候,橙子姐姐贴心的提醒大家要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并准备好短袖短裤,因为我们即将开始的世外桃源之旅将在一天中迎来四季。
老规矩,临行前先给车加满燃油。林芝地区波密、墨脱两县的恶劣路况使得大街上、加油站里比比皆是越野车。
证件一个都不能少
逢车必检,一丝不苟
在加油站,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紧张、严肃的管控风格,居然有SWAT驻站查验加油人员的各种证件并进行车辆的安检。由于安检环节禁止拍照,简单抓拍两张。
一、穿越云端绿海。藏族风格满满的江桥
11点半左右,跨过颇具民族特色的帕隆藏布江景观桥,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墨脱与318的分道处。
按照路标的指引,向着墨脱方向行进。
即将驶入绿得过浓而似墨的暗针叶林带原始森林。
放眼望去,举目皆是郁郁葱葱
林中道路两旁,高耸入云披满了松萝的云杉在不断地提醒着冰山下的来客,我们即将进入的是青藏高原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最完好的地方。
一路前行,走着走着不止一条的冰川出现了。
冰川的末端被高大的堤坝一样的冰碛垄包裏着,由于补给充足,流动速度快,气温还没来得及融化它,就已经深深地闯入绿色的森林地带。
路旁的冰川感觉触手可及
有的甚至深入森林中长达几公里。
与冰川同在的是原始森林中的建群树种云杉和冷杉。
仔细观察,一些树木的高处还留有树葬的痕迹。
这里的云杉和冷杉高度可达50至70米。
树之间的密度很大,林中潮湿阴暗,附生植物众多。
树上葛藤缠绕,林下苔藓丛生。
现实中的激流勇进,路旁的急流水声不绝于耳!
前往墨脱的道路由于地质、气候等原因,时常遭遇泥石流、落石和水毁,一路上走的也是战战兢兢。
水毁路段
大概11:50左右,路旁的标牌提示,前方就是嘎隆拉山了。嘎隆拉山海拔4200米,位于波密县与墨脱县之间,距扎墨公路的波密县起点扎木镇约30公里。
嘎隆拉山山顶处常年冰雪覆盖,远看银装素裹,近看晶莹剔透,展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冰川风貌。
转眼嘎隆拉隧道近在眼前,直面横亘眼前的嘎隆拉山,一种天地广阔人生缈缈的感慨油然而生。
全长3310米的隧道解决了扎墨公路常年八个月左右的大雪封山问题,实现了全年通车,而且比盘山翻越垭口节省了约30公里左右的路程。
隧道南出口外为避免地质灾害给道路和行车带来危险而建造的箱涵和明洞。
不到12点,我们就已驶出隧道来到了嘎隆拉山的南麓,手机定位显示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墨脱县境内。
此时的眼前一片云山雾海,山南山北完全两样。
大团大团的云朵,也可以说是气团涌来,宛若给这群山戴上了洁白的哈达。
一把方向过,那是不可能的。
两把方向过,也是不现实滴。
三把方向过,勉勉强强吧。
出隧道后连续下坡行驶,又是发卡弯(胳膊肘弯)。大概开了半个小时,就到达了游客服务点(景区收费点)和嘎隆检查站。
墨脱还要买门票?哈哈,没错,进入一个县城要买门票。
这里是要查验边境通行证的。
前后排侧窗玻璃都要打开。
检查站旁的提示牌显示,由此进入墨脱的道路单日进,双日出,8:00至20:00为通行时段,下午14: 00后就不再放行出入墨脱的车辆了。
二、走进莲花圣地。山体滑坡
水毁林木
泥石流
继续穿行在这片最纯粹的原始森林之中,在密林山崖行驶的时候,路上不断散落的石块让你明白这条路不是那么安全。
一路上,这种钢架构的保通便桥很多。
到处遇到的路基塌陷提示和半幅封路,甚至有些路段一半已经被流水淘空而只剩半条道路,另半边竟然就是悬崖。
又过检查站了,还是要查验边境通行证。
路旁落石成堆!
道路抢险施工中。
不身临其境,你很难相信仅长117公里的扎墨公路竟然前后修建了几十年。
偶尔对面来车的时候,甚至你要停车倒车错车。
由于地处喜马拉雅断裂地带,扎墨公路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地质条件之差、行车之艰难、维护之痛苦,堪称世界之最。
还在不断向路中间流淌的泥石流。
离县城越来越近,一路上高程递减,此时的海拔已不足千米,雅鲁藏布江两岸的植被也愈加茂密。
刚才车里还在开暖风,这会儿却要开冷气了。路遇堵车,打开车门,一股湿热的气流迎面扑来。
旗手在琢磨,用不用上前帮助交警疏导疏导[呲牙]
路通了,我们也从壮观原始的冰川针叶林来到了温暖宜人的雨林和蕉林,真是“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在达木珞巴族乡休息片刻,买点儿好吃的,大家有点儿馋[可爱]
柠檬和香蕉
过达国大桥,在一处有瀑布又临江的地方飞会儿无人机,这也是一处雅鲁藏布江的拐弯地儿。
这个拐弯的地儿,风景还是满不错的!
过西莫河大桥,离县城越来越近了,但路却不是越来越好走了。
又遇道路抢险施工,稍等会儿吧!
17点,车队终于到达墨脱县城。办好酒店入住,稍事休整便匆匆前往果果塘大拐弯。
一路上都是热带的植物,满眼翠绿。
果果塘大拐弯位于墨脱县的德兴乡,距县城约12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蜿蜒的山路,车行约30分钟,来到了雅鲁藏布江畔的一处半山坡。
直面眼前的壮观景象,再次惊叹于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远处层峦叠嶂的青山,奔涌而来的江水如蛇形般突然转向,两岸繁盛的植被掩映在云雾之间,空中彩虹与阳光透过云层折射下的光影,言语已无法形容此刻的美丽,队友们此时手机、云台、单反、无人机,各路装备轮番上阵,誓把美景收入囊中。
突然间,发现旗手又在偷吃东西,唉,他的肚皮肯定是在告诉大家这是饭点儿了。得,收拾装备,告别美景,打道回府!
三、触摸秘境烟火。天色渐晚,进城了,路宽了,人多了,车密了。让人惊讶不已的是这么一个偏远的县城,却是灯红酒绿繁华如斯。空气中弥漫着热带水果的香味,让人如醉如痴。
当晚,在墨脱县城探寻了当地的特色美食“石锅鸡”,一家很有趣也很好玩儿的饭店。
据说墨脱石锅是用雅鲁藏布江沿岸独有而且稀有的天然岩石皂石,经过人工打制而成,皂石里有人体所需的N种微量元素。听店家讲,石锅鸡则是用农家藏土鸡和纯净水调制的高汤,配以西藏特产的手掌参以及十来种配料煨制而成。
耳听为虚,进肚为实。
喝了石锅煲的汤,香浓可口、后味醇厚,的确很好喝。也许是当地山清水秀的原因,各种食材原汁原味,美味和滋补的完美融合。
20日上午,我们又温习了一遍头一天去果果塘大峡谷的路线,这次是要看著名的藤网桥。
在间隔百米的雅鲁藏布江面上,数座风格迥异的江桥横卧其上。人行便桥、藤网桥、混编藤桥、斜拉公路桥在湍急的雅鲁藏布江上一字排开。德兴藤网桥,约长200米,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就在去看藤网桥这一来一回的路上,队友们还在电台里互相回味着头天晚上石锅鸡的美味。聊着聊着,也不知道谁的一句提议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走,买石锅去。
果真是天然皂石,质地绵软,状为桶形,厚2-3厘米,规格大小不等。大锅直径大约30厘米左右,中等的直径20厘米左右,小的直径也在10厘米左右,锅底有平底和弧形两种。听店家讲,墨脱石锅可耐2000℃高温,具有传热快、不粘锅、不变色等优点。此处不作广告,选好中意的,留下邮寄地址,付钱,走人。
藏民哥计划的行程是20日当天开到林芝市,21日去米林县派镇的索松村看南迦巴瓦峰,然后就走林拉公路(高速)直奔拉萨。既然行程已定,那就出墨脱。
这是县城边儿上的一处边防检查站,由墨脱向内地方向通过时必须出示边境通行证,而进入墨脱时则未遇到检查,直接通过。
继续出发,仍然在墨脱密林中穿梭。
快到达国大桥时,突然看到前方的地上躺着一头刚断气不久的驴(野驴还是家驴?)。
这一路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在铺装道路上闲逛的牦牛、驴、马、羊,不管是在密林深处还是在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你都能看见闲庭信步的它们。当时就在想,这些无法无天的动物比如没事儿卧在马路正中间的牦牛(巨大的牛角还让你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迟早要出事。这头驴明显没有了好运气,占了半边马路的它静静躺在那里提示着这条道路的艰险。
四、再解别样风情。一路前行,再次途经雪山隧道从夏天来到秋末初冬。
小伙伴们被一处高山脚下的山谷草地吸引,看着远处令人震撼的冰川,旁边蜿蜒而过的小河,再一看时间,已是下午三点了,啥也别说了,这么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再不埋锅造饭,岂不是愧对于大自然的恩赐嘛!
于是乎,一番折腾,我们开始了一顿丰盛而美味的行军午餐。
从08年开始自驾出游至今(当时马之达达还未接触越野穿越这一玩儿法),我一直这么认为,旅途中、山野外、天地间的那顿饭,可能简简单单,但作为旅人,选址、扎帐,埋锅、生火,油米盐、酱醋菜,却是要事、幸事。往小的说,自己做饭,吃的更可口、玩的更充实;往大的说,这是一种可以跨跃时空、远离闹市的宣示。因为我们有能力,在荒郊野外,安抚凡人心。当然,不一定是吃了什么稀罕东西。这个时候,手艺如何,没有关系;不会动手,大有干系。尽管,会有人说“有钱哪儿不能买?!”但有个前提,此地儿得有的卖。动手能力,才是硬道理。
收拾完餐余垃圾已是下午四点,继续踏上奔向林芝的道路!
一路上的动物和风景,哎,有点审美疲劳了!
绿树在之后几个小时的车程中全程跟随,让你犹如在画中穿行。赶路,号称东方小瑞士的鲁朗都没有停车。
晚上6点半,跨过曾经的天险通麦。
终于在晚上9点半左右进入到了林芝市区,大家酒足饭饱已近深夜。席间,队友们各个酒酣耳热。领队藏民哥说,进出墨脱的路没意思,在他看来路已经修的足矣让轿车通行了。而他前几年进墨脱才是真正的原始森林里行车,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路一修通什么都变了。好吧,对于野线爱好者来说他的“没意思”也许就是我跟旗手这样初次进藏小白的幸福。
普通打卡旅行尤其是跟着旅行社,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儿照一照,表示我到此一游了。我之前也有类似的经历,但心里总觉着,去旅游的那个地儿,那段经历,它不属于你,很快就忘。而如今的我们,无疑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间,把生活嵌入场景,这才是情旅的魅力!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儿,下回带您走进有缘才能相见的南迦巴瓦——向着秘境星辰,我们在路上(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