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公司属于什么行业(中国婚庆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中国婚庆行业的发展历程

2012年,为了执行文化部《“十二五”倍增计划》,在婚礼文化产业推广中,中国婚礼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宗少山先生在刘秉季指导下编辑发表《中国婚庆》杂志,引领婚礼趋势。

2013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婚礼行业人才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大学设立民政部,婚姻系没有相关的专业教材,由学校领导,民政部设立编委,刘秉季,王小玫负责编辑,协调整体情况,从2013年1月21日起,举办“全国高职院校婚礼专业”第二十五期规划教科书大纲会议“至2015年8月国家高等职业学院规划十一本教科书,《婚礼策划实务》、《 婚礼现场督导》、《婚礼主持教程》、《婚礼花艺与现场布置》、《婚礼化妆造型技术》、《婚礼音乐鉴赏与编辑》、《婚庆公司经营与管理》、《婚礼色彩设计与与应用》、《中西婚礼文化》、《婚礼摄 影教程》、《婚庆礼仪教程》发表。

2014年,中国婚姻文化和文化委员会主任刘秉季提出了婚庆与婚礼的区别,强调需要加强“婚庆”服务“婚礼”,“婚礼”指导“婚庆”理念,不能盲目的去做,必须加入婚庆,婚礼文化。刘教授的理念得到了全国的回应,所有的国内婚庆论坛都改为婚礼论坛,婚庆峰会改为婚礼峰会,婚庆人士改为婚礼人等。

2005年,国内西式婚礼受欢迎,100场婚庆中99场基本为西式婚礼,中国婚姻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秉季及时“中国人做中国婚礼”保留了根源,促进了中国婚姻文化,“中国婚礼”杂志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果断决定将“中国婚庆”杂志改名为“中国婚礼”杂志,着重出版学术文章,婚礼文化,引导市场,国内掀起了对“中国风”婚礼的反思。

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2016年1月17日,北京市婚道教育技术研究院获北京市政府批准。鉴于婚庆行业对手价格战之间的对峙,业界人士纷纷喊道“找不到行业方向”,中国婚姻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秉季在青岛举办“中国婚礼工业工作会议”上的“婚礼人改变“,从售卖道具,把道具与物质生活融入婚礼文化,一再强调:建立文化自信,相信文化的力量。 2010年7月13日,中国婚姻文化专业委员会批准注册,刘秉季成为第一任董事。

2017年,婚庆行业发展20多年,婚礼文化席卷全国,中国婚姻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秉季积极倡导:“中国新娘结婚应该穿中国婚纱”,五千年历史文化,从夏朝开始二十个朝代的改变。每一次中国文化体系的变化都要进入新鲜血液,其中最重要的中国婚纱礼服。

中国婚姻文化和文化委员会主任刘秉季

我国婚庆行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刘秉季先生正在潜心研究婚俗文化创意旅游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推广实施婚俗文化创意旅游、婚俗文化产业链等与婚俗文化相关的项目、尚属国内第一家运营婚俗文化创意项目的公司和研究院。

刘秉季先生在《坚持“一个主题——从家出发,传承东方婚俗文化”突出“七个引领——正确引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报告中,纠正行业概念中的“误解”,让人人办得起婚礼,让新人有家庭幸福感、愉悦感、和谐感。现在的婚礼是需要一个融合-传承与创新;创意-科技与创意的当代中国婚礼,符合现代文明的中国婚礼,也体现东方婚俗文化元素的中国民族特色的婚礼。这也是研究中国婚礼的核心。

突破婚俗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瓶颈,缔造婚庆文化产业链和景观带生态圈,打造真正的婚俗文化观光旅游,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婚纱摄影服务,我们要利用历朝历代的神话传说、爱情诗词、民间故事、民风民俗等独特的传统婚俗文化,去设计规划婚俗元素的打造,重视我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的策划,景点的设计要融合婚俗文化的理念,这样才具备地域性的文化魅力。

刘秉季先生一直有个梦想,他希望创办中国婚俗文化博物馆,馆址就设在淮阳,不管国内国外的专家学者无言质疑,根在这里。同时传播“看看婚俗文化之根,再结婚”的理念。随着婚庆产业的发展,婚庆必将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规范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婚庆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刘秉季先生说过,我国婚庆市场前景非常好,每年都要有几千亿的市场份额,大有文章可做,婚前的婚介市场、结婚的婚庆典礼、婚后的特色文化旅游,这些市场的开发都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而最好的婚庆活动就是让婚庆活动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根据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民族风土人情,打造独一无二的婚庆文化。

在大禾婚礼文化艺术节中可以体现出来,中国幸福港湾大禾婚礼机构正向文化产业转型,将婚庆行业拉近文化领域,不再让婚庆行业仅仅在服务业徘徊。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婚庆行业能够更好的发展,还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尊重婚庆行业的发展,让婚礼成为人类社会的精神产物,向人们传递出家族的、民族的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婚礼仪式,总以大红色烘托气氛。吉祥、祝福和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在大陆,中式婚礼一般会穿汉服、旗袍、格格装等,但是不能忽视传统的三拜仪式,特别有意义。新人向父母、来宾叩拜以及夫妻对拜,代表了今后夫唱妇随,也让孝顺父母、感恩知足、夫妻相敬等中华传统美德得以完美展现。可以说,中式礼仪的寓意十分美好,两岸应该一起好好传承下去。

随着婚庆行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两岸在婚纱摄影、蜜月旅游、喜庆用品等方面已展开合作。两岸婚庆业者不妨携起手来,细致了解中华民风、民俗、婚俗,在婚礼策划中多多推广传统礼仪,并结合时代元素予以创新、改进,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品牌。除此之外,两岸的相关部门、社会团体也应积极引导,倡导举办我们自己的中式婚礼,让宝贵的民族文化继续闪耀下去。(文/陈记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