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
10月30日,G20峰会召开的第一天,当拜登、马克龙、约翰逊、默克尔齐聚意大利之际,世界却发生了4件事,与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和缅甸密切相关。
第一件,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首都,2名叙利亚士兵受伤。
30日,叙利亚军方表示,以色列在当天发起了空袭,导弹落在叙利亚首都后,至少2名叙利亚士兵当场受伤,部分设施付之一炬。
在这之前,10月13日深夜,以色列不宣而战、空袭了叙利亚霍姆斯地区,且造成了叙利亚士兵1人身亡、3人受伤。
以色列总理贝内特亲赴索契、与普京举行会晤之后,以色列军方便开始针对伊朗、叙利亚出狠招了。以色列表示,伊朗部署在叙利亚的军事设施,必须全部撤走,如若不然,以色列将继续发起空袭,直至伊朗彻底低头。
从始至终,伊朗都未承认过“在叙利亚境内有军事部署”,但却阻止不了以色列兵行险招,人狠话不多的以色列,正在布局针对叙伊的新一轮军事行动,而俄罗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只眼”。
叙利亚局势的动荡不安,牵扯着联合国的心,但古特雷斯也做不了什么,因为以色列根本不搭理联合国。
第二件,土耳其不宣而战,伊拉克表示强烈抗议。在将美国、法国、德国等10国驻土耳其大使列为“不受欢迎人员”后,埃尔多安又干了3件事。
1,对乌克兰出口无人机,随后,乌克兰军队用这些无人机空袭了顿巴斯。对此,俄罗斯表示“倍感不快”。
2,不断警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0国,接下来不得干涉土耳其内政,否则土耳其很可能驱逐10国外交官。
出人意料的是,向来强硬的美德法,居然在土耳其面前低头了,10国承诺,接下来不再对土耳其内部事务指手画脚。
3,以“围剿库尔德武装”为由,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30日,土军空袭了伊拉克北部,多名库尔德武装人员就此倒下。
此外,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遇袭、付出2死5伤的代价之后,土军正打算再次空袭叙利亚,以报一箭之仇。
埃尔多安的所作所为,让叙利亚和伊拉克倍感不满,对于抗议、谴责,土军选择了不管不问。
此外,在地中海,土耳其与法国也存在冲突,在利比亚,土耳其也在和俄军较量。与此同时,土耳其力挺阿塞拜疆、巴基斯坦,且有意继续针对亚美尼亚和印度。
第三件,缅甸内战打响,支持昂山素季的缅甸“人民国防军”,与和美英法德对着干的缅甸军方,在30日发生了军事冲突,地点就在缅甸北部的钦邦。
缅甸军方表示,缅甸“人民国防军”发射的导弹,烧毁了至少70栋缅甸房屋,对手还炸毁了多个桥梁。当缅甸军队巡逻时,对手出其不意、伏击了缅甸军队,冲突就此发生。
事实上,这段时间,缅北从未停止过交火,克钦独立军、果敢等武装有意支持昂山素季,美英法德同样在施压缅甸军方。
就目前看,缅甸冲突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于,美国接下来怎么出招。
今时不同往日,缅甸临时政府组建了“人民国防军”,以昂山素季的号召力,缅甸军方必将迎来强劲对手。因此,如果美国替“人民国防军”提供武器、情报和资金支持,局势没准会发生反转。
届时,缅甸很可能成为另一个叙利亚或阿富汗。如果美国出兵缅甸,局势将彻底失控。
当然,在美国反战声居高不下、白宫面临众多挑战的当下,拜登不太可能出兵缅甸。
因为拜登承受不起“美军折戟沉沙”的结果。
第四件,莫迪醉翁之意不在酒,印度有可能声东击西,打巴基斯坦一个攻其不备。30日,印度西部空军司令部司令阿米特表示,接下来几年,印度必将吞并克什米尔。
阿米特认为,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下,面对印军巴基斯坦只能节节败退,印军拿下整个克什米尔,根本不成问题,
阿米特的这番表态,不由得让人疑惑不已:难道印度接连增兵边境、不断部署先进武器,是别有布局?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军方应该也清楚,叫板北边大国的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如果想对外扩张,找巴基斯坦麻烦才是最恰当的选择。
说到底,无论是战略纵深、武器装备,还是经济实力、后勤补给,印度都显著超过巴基斯坦。
不得不提的是,在印度疫情肆虐、民众抗议游行不断、莫迪支持率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还真不能排除莫迪铤而走险、进攻巴基斯坦的可能。
这仍然是一个变数不断的世界,拳头硬话语权就大的丛林法则,仍然适用于这个时代,印度、土耳其和以色列都是“不甘屈居于别国之下”的国家。
唯有奋力提升实力,我们才能在未来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