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早上7点是什么时辰(古代时辰你知多少?)

十二个时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常听古装剧和古文中说到“午时三刻”“戌时二刻”“三更天”,但你真的知道它们说的是几点吗?

古代时辰你知多少?几张图表告诉你。

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出没的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而一个时辰等于120分钟,一刻等于15分钟,所以一个时辰有8刻钟。

古代的更是指:

19:00-21:00为一更(戌时),

21:00-23:00为二更(亥时),

23:00-01:00为三更(子时),

01:00-03:00为四更(丑时),

03:00-05:00为五更(寅时)。

(注:此处"更"在古汉语中读"jing")

早上7点是什么时辰

所以现在你知道“午时三刻”“戌时二刻”“三更天”是几点了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