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裁员年年上热搜,次次惹争议。为了少发年终奖,公司不会留着那么多员工过年,所以年底是裁员高峰。这不去年11月还在积极建立工会说要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的拼多多,今年都还没过大年就出现在了这场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网友在脉脉上表示,拼多多裁员不仅涵盖了试用期(无赔偿)和绩效80分以上的正式员工(n+1),谈判过程也堪称戏剧化:有员工称在裁员文件签署完成前,HR不允许其回工位,想打电话或考虑只能留在会议室,甚至上厕所都会有HR步步紧跟,直到签完文件才能被“释放”。
这还不是重点,企业疑暴力裁员才让人寒心。用内部员工的话说:“HR不给你考虑的时间,不签字不准回工位,签字前上厕所也有HR步步紧逼。”
拼多多砍一刀的玩法,终于砍向了员工。这么雷厉风行的裁员显然早有预谋,又一次上演了职场无情,职工无助。还有十来天就过年,看来这个年是过不好了。
但是我们真的只能如此坐以待毙了么?小编觉得在这时候带着难过的情绪自己你难受身边的人看着也难受,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保持积极心态好好想想年后怎么规划,做不能丢了工作,也丢了自信吧。
其实,看了网上很多网友的分析,小编也觉得大部分辞职跟你的能力、表现根本没有关系,裁员都是公司的问题居多,公司势头好的时候大规模扩张招人攻城略地,等抢占了市场,把其他竞争对手打下去了,公司发现不再需要那么多士兵,自然会裁员。
去年底,拼多多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情况并不乐观。财报显示,拼多多三季度营收215.058亿人民币(约33.376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的264.7亿元,去年同期为142亿元,同比增速为51%,相比一季度的242%和二季度的89%大幅放缓。
所以拼多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就只能说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我明白,但是我不理解。
不过这也是一个警钟,进入大厂绩效好,也不一定安全。人人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心思,给自己留好plan B。
你身上任何的兴趣、爱好、特长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另一项可变现的技能,带给你不止于收入的乐趣,还能给予我们职业发展更多的可能性,提升我们的抗风险能力,让我们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灵活用工能够让“打工人”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岗位一个公司当中,可以去体验更多的行业,在还没有确定哪种工作更加适合自己的时候,先去进行各种尝试,同时也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出“打工人”的潜力。
未来很多岗位都会演变成多家企业共享一个人才,一个人服务多家企业,人力资源的共享经济会发展起来,并能有效地减少职场性别、年龄歧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自由、多劳多得,这也正是灵活用工的核心逻辑。
最后小编想说,任何以暴力胁迫形式要挟离职的行为都是不合法的,一定要寻求媒体或者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打工人帮助打工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