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段伟朵文字图片)2020年7月21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重组方案。一年多后,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11月30日,记者进行了实地考察。
[重组]
确保企业“破产不停产”,创新预留互惠债务模式
河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一家省级国有建筑企业。其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建设工程局,2008年改制为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7月31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河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建设集团)破产重整案。
重组期间,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导管理人创新预留互惠债务模式,解决项目附款支付问题,确保企业“破产不停产”。
2020年4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以两票通过了重组计划草案。2020年7月21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河南建设集团重组方案,终止河南建设集团重组程序。
据悉,一年来,河南建设集团严格执行重组方案,有序清偿债权。截至目前,已清偿有担保债权、税收债权和职工权益,清偿普通债权228项,金额1.67亿元。
什么是互惠债务?记者采访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清算与破产庭副庭长邢彦堂,了解到企业破产重整需要支付的费用分为破产债权、破产费用、互惠债务、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破产财产等,破产债权是指破产受理前发生的债务,共同利益债务是指法院受理破产后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承担的管理、变价、分配破产财产的债务。其中,破产费用和互惠债务应当随时以债务人的财产清偿,破产债权应当按照清偿顺序按比例清偿。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了预留互惠债务的模式,解决了相关项目建设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企业在破产重组期间不停产。
[操作]
年产值约3亿元,截至目前已签约50亿元
一年多以来,河南建设集团的运营情况如何?“布局”在哪些领域发展?
“我们已经恢复生产经营,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河南建设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年累计产值约3亿元;现有稳定从业人员849人,其中设计、施工、监理专业人员563人。“我们加强了市场开发。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约50亿元的新签合同。”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启动了6亿元的邓州高铁片区项目、15亿元的承德光伏电站项目和11亿元的莒县高标准农田项目。”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我省已尽一切努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建工集团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形成的大规模集群,积极融入县域经济上下游产业链,安排并参与开发园区等项目建设。增加水利水电电力二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加快传统施工模式向EPC、EPC+F等模式转变;积极规划建材、碎石、预制建筑等新业务领域,拓展发展空间。积极修复金融信贷,获得金融机构融资信贷6亿多笔。
“我们及时关注企业重组后的进展情况,提供相关服务,支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邢彦堂说,例如,依法向房地产登记中心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强制取消抵押权人清偿后不配合的抵押登记;主动与相关金融机构和招标机构联系,沟通解释,在法院批准重组方案后,应修复企业信用,确保河南建工集团的融资和招标不受影响。
主编:刘安琪审核:李震导演: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