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生
军邮免费制度是出于国家军事需要的特权制度,也是邮政免费制度中最具史料价值、最受集邮界重视的邮品。
中国人民解放军优待军人免费寄信,从国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红军中就一开始实行,历经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并延续和发展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各个时期。军邮免费大多以军邮免费戳的形式实行,军邮免费戳是军事邮件免费寄递的专用标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暂行章程》,红军从团部起设有红军信柜,规定:凡红军中战斗员与其家属通信及邮寄包裹,经红军政治机关检查,盖有“红军家属信件,免贴邮票”之戳者,得免费投递。还规定:红军家属寄往红军之信和包裹经当地政府检查,盖有“红军家属信件,免贴邮票”之戳者,亦可免费寄递。(见图1)
(图1)
当时,实际使用中有手写免资,或加盖免费军邮戳的方式,戳形有“红军家属,免贴邮花”,“军邮”,“军邮免资”等长圆、菱形多种形状。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在各个地区使用不同的军邮免费戳。晋冀鲁豫边区1947年使用带交通徽志图案的“军邮免费”戳(见图2)和“烈士遗物”戳(见图3)。
(图2)
(图3)
山东邮政使用邮票形状的“军邮免资”戳和圆形“山东支前免资邮件”戳(见图4)。
(图4)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野战军分别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华北军区的三个野战兵团直属解放军总部指挥。各野战军和一些新解放区相继使用过形状不同、内容各异的优待军人免费通信的军邮戳(见图5——8)
(图5)
(图6)
(图7)
(图8)
天津邮局曾两次刻制“革命军人信函免费”的胶质图章27个,从1949年1月23日起对野战军的前方各部门及指战员所寄的来信、挂号邮件实行免费寄递。这种免费优待办法使用到同年2月23日,由于时间只有一个月,这种盖“革命军人信函免费”戳记的实寄封存世较少。
一野军邮戳使用期也很短,约只有2个多月,例如,1949年11月11日,一野三军九师政治部寄山西省盖竖式楷字“军邮免资”木戳,背销“一野军邮二支局”军邮戳的实寄封,是至今可见使用例中最晚的记录。
(图9))三野军邮免费戳实寄封
1950年,部队军邮局基本组织形式是:野战军设军邮总局,兵团、军、师设军邮局,团设军邮站。对官兵寄发的平信实行免费寄递制度,以各军区、各部队或特殊军兵种刻发的军邮戳或军邮免费戳为免费标志。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二师军邮分局在这时期使用的“军邮免资”戳,该师当时是隶属中央军委公安部指挥,主要担负党和国家中央机关、中央首长的安全警卫和维护北京治安等任务。
1951年3月1日,全军军邮工作转向集中统一,在军委通信部下设军邮总局。1951年8月正式启用中国军邮圆形日戳。戳记内小长方框的5位阿拉伯码为军邮机构的代号,(第一位数码:1——6表示六大军区,7表示军邮总局,8表示中国人民志愿军,0表示国防军)。凡是加盖中国军邮日戳的军人免费平信,不再另盖军邮免费戳。(见图10、11)
(图10)
(图11)中国军邮免费戳实寄封
在使用中国军邮日戳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原野战军委和地方军区的军邮日戳仍见有使用。中国军邮圆形日戳于1957年8月31日正式停用,只有少数特殊地区仍在使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先期入朝的部队有继续使用原部队的军邮戳记,也有使用自行刻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邮戳记。军邮总局成立以后,志愿军部队统一使用中国军邮圆形日戳,其特点是军邮代号表示为“8”字头,使用日期到1958年10月为止。(见图12)
(图12)
在使用中,为了保密和分拣,志愿军司令部规定将“钢铁战士”4个字代表志愿军总部、兵团、军、师四级机关和部队的军邮信箱代号,印有“钢”和“铁”字样的实寄封已成为这一时期的志愿军军邮实寄封的珍品。当时,中国邮政还允许志愿军使用函件形式夹寄现金。这在中国和世界邮政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稀奇事。(见图13)
(图13)志愿军战字信箱军邮免费戳实寄封
1956年3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统一启用“中国人民志愿军免费邮件”戳记,见(图14)。同时另有一些部队分别使用自行刻制的志愿军军邮戳记。
(图14)
新中国诞生前夕以及解放初期,各种军邮戳记种类繁多,丰富多彩,距今年代久远,当时刻意收集和保存的人不多,已经成为珍贵的军邮史料,是新中国军邮免费戳记研究的重点,目前市面上已难觅其踪。
1957年7月20日,邮电部和总参谋部联合下文通知:“现役军人免费交寄个人平信(每件限20克),其交寄手续自1957年9月1日起,一律改由相关军事单位在免费平信上,逐件加盖通信部统一制发的‘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盖有此项戳记的平信由军事单位统一送交当地邮局免费寄递。”(见图15)
(图15)免费军事邮件实寄封
1957年9月1日,是地方邮政办理免费军事邮件之始,国内军邮站也即行撤销。
“免费军事邮件”戳共有二种式样,一种是供解放军各部队现役军人使用的戳样为单边线带五角星图案的等腰三角形式样,每边长27毫米,线宽约0·5毫米
一种是专供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公安消防部队使用的戳样为双边线、文武边带五角星图案的等腰三角形式样(见图16、17)。
(图16,单边线与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戳)
(图17,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戳实寄封)
这二种戳的文字、图案、规格基本相同,文字全是繁体字,没有使用过简化字。这二种戳的区别在于单边线和双边线,另外区别是使用时间和使用对象。
单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使用时间是1957年9月1日,使用对象是解放军现役士兵,(由于军官实行薪金制度,1958年4月1日起,总政治部决定取消现役军官免费寄信的优待)。
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使用时间在1965年11月16日之后,停用时间约在1966年,使用期约一年时间,使用对象是公安消防警士。
作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1965年前公安消防民警实行职业制。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消防民警班长以下实行义务兵役制,其待遇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关规定执行。
邮电部、公安部于1965年11月16日联合下发(65)邮业字第54号,(65)公安(消)字第662号《关于公安消防警士实行免费交寄邮件的联合通知》,通知决定,凡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公安消防警士与解放军现役士兵一样免费寄递平信,规定使用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
1966年,席卷全国的“砸烂公检法”的文革动乱中,公安消防管理机构陷入瘫痪,公安部队也被整编撤销,1968年3月撤销了消防局。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使用期仅一年的双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的实寄封存世极少。
同样,在1966年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解放军部队军衔取消,单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停用。但是,各部队的执行情况不同,加上“文革”动乱,实际上全军停用日期是在1969年4月1日左右。
众多军事机构广泛使用的单边线“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的颜色使用要求没有硬性规定,该戳记使用颜色较多的有红色、蓝色,其次是紫色,偶见黑色及绿色。从现有的实寄封上看,戳记的边长也有25毫米的。戳内的文字有大字体与小字体之别,“邮件”二字有不同的写法。
在使用“免费军事邮件”三角形戳记时,实际上并没有同时全部停用“中国军邮”圆形戳,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同时并用。还有一些继续保留或临时设置军邮机构的部队均使用加代号的地方邮政普通日戳。例如,1965年援越抗美出国部队设立的军邮站,使用“云南X支”日戳,(见图18)。
(图18)
西北89720部队军邮局使用“甘肃兰州27支局”日戳。(见图19)
(图19)
西藏地区有些部队八十年代还在使用“中国军邮”圆形日戳(见图20)。
(图20)
1984年10月1日,国家恢复了中断了15年的对现役士兵寄递平信免资的做法,启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并沿用至今。
该戳记也有二种式样,一种是解放军义务兵使用的边长36毫米的文武带八一军徽的等腰三角形式样,边线外边粗,里边细(见图21)
(图21)
一种是武警战士使用的边长35毫米的双边三角形式样,边线均为细边(见图22)。
(图22)
这二种戳记除了边线粗细不同外,其它规格、文字、图案均为一模一样。
实际使用中,这二种戳记的颜色、文字、图案、规格随意性很大,可谓五花八门,盎然有趣。湖北彭磊先生对此做过专门的收集和研究,经他归纳有以下多种戳样:
1、字体有宋体、楷体、隶书、幼圆和大字体、小字体、特小字体。还有错字,例如将“费”错刻成“弗”。
2、五角星有特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小五角星、双线五角星、空心连线五角星。
3、边线有单边线、三边线、粗单边线、细单边线、三边不等的等腰三角形、倒置三角形。(见图23)
(图23)颜色各异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
这些奇形怪戳都是地方部队自行刻制的,由部队军邮收发人员送交邮局寄递,即便戳记的式样千奇百怪,却并未影响邮局对其有效性的承认。而个人仿刻的“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即便模仿再像,盖戳信件也无法混入正常的交寄渠道,大多只能投入信箱,邮局是不会承认的。
1998年,全国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各地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积极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抗洪期间专门刻制了一种免费信件戳记,加盖在信封上,分发给在哈市执行抗洪任务的人民子戳记弟兵。这枚为长方形,文字内容与标准三角形戳记不同,此戳存世量不多。
2007年9月1日,上海刻制使用了一种“义务兵免费信件邮戳使用50周年纪念”义务兵免费戳记,此戳的“义务兵”文字表述有明显错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89720部队的军邮局是1957年9月1日以后国内唯一存在的军邮局,该局使用的军邮日戳是“甘肃兰州27支局”,该局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军邮站。1988年6月1日该局特印制义务兵专用信封,信封上有预印“义务兵专用”军邮标志,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的军邮标志,限发射场区所属部队统一使用,出局无效(见图
24)。
(图24)
该局还发行过各种类型系类军邮封,曾经在短时间使用过一种预印“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的信封,同时在三角形戳记的下方印有“兰州27支局专用”文字,此种信封不多见。
1995年8月1日,邮电部发行“义务兵专用邮票”,统一配发给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驻军使用,试点地区“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即停止使用。全国其它军区部队仍使用免费戳记不变。因种种原因,1997年4月15日试点工作结束,专用邮票停止使用,驻东北三省部队义务兵寄递平信又恢复使用“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形戳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免费戳一开始出现就以稀缺性、特殊性、历史性以及丰富多彩的戳样走进军邮爱好者的视野。它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邮政历史,如实地反映了人民军队成长历程和社会剧烈的变革,体现了人民群众和国家政权长期以来对人民子弟兵的实际关怀和优待。
早期军邮免费戳多诞生于艰苦的战争年代,资料和实物难以保存,幸存下来的都已成为珍贵的军邮史料。后期军邮免费戳虽没有早期戳记收集难度大,但也绝非唾手可得。后期戳中同样不乏珍品,有些戳记佐证历史的意义非常重大。
军邮免费戳记是集邮百花园地里的一朵绚丽的奇葩。收藏军邮免费戳要求收藏自然实寄封,只有实寄封才能完整地佐证军邮免费戳的使用和存在,封与戳不可分离,军邮免费戳脱离了实寄封就会失去意义。
此文在集邮刊物上连载过。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我国首位国际邮展评审员刘广实先生就军邮免费戳问题写给作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