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暴西瓜影音在线观看22(不吐不快:电视剧《扫黑风暴》吐槽系列 -第12-20集)


提示

一天一集的更新节奏,让这部原本就显得拖沓的电视剧,更加的缓慢。攒了9集,一次性看完。在二倍速和快进键的帮助下,整体的节凑明显正常了很多。

就最近几集的剧情来看,其实还可以,一点一点,抽丝剥茧,逐渐还原了案件的背后故事,要是删除一些情节,删除一些废话,可能更好。

这么多集,涉及到一些剧情和法律的问题,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聊聊。

01 关于补签、完善卷宗手续的法律问题

14集中,调查组在审查十四年前的卷宗时,发现了很多的问题,赵书记随即决定找到当事去补签、完善手续,以免材料到了法庭被辩护方抓住把柄。看到这里,我有点震惊、疑惑了:

这些卷宗都是十几年前的,按理来说都已经归档,即便为了扫黑除恶从档案室重新拿出来的使用,那怎么去补签、完善手续?剧情反映卷宗的问题是签名不清楚,有点鬼画符。卷宗的这个问题如何去完善?难道找到当时的承办民警在旁边重新签字?还是重新打印一份笔录,让签字?

卷宗一旦装订成册归档,即便存在问题,也不可能在卷宗本身进行修改、完善,不存在补签手续的问题。

即便没有归档的卷宗,一旦装订成册,也不允许再随意更改。

赵书记说因为签名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成为辩护方的靶子,弄不好会让笔录失去法律效力。

赵书记这么说,显然是没有弄明白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如果要让笔录失去法律效力,那意味着该份笔录属于非法证据,而非法证据的认定,极其困难。绝大部分的情况下,笔录只要经被询问(讯问)人签字确认,就具有法律效力,想要推翻这份笔录,难道简直不可想象。如果只是笔录出现签字有误、不清、重复或者时间对不上等问题,这些都是证据瑕疵,根本不足以导致笔录失去法律效力。出现这种情况,公安机关以“情况说明”的形式予以补正、说明即可。而不能直接在笔录说补签、完善,公安要真的这么做了,那笔录的真实性更加存在争议,这才是给辩护人提供了把柄。

02 关于李成阳回归警队的疑惑

何队长发现李成阳可能被冤枉以后,告诉李成阳组织上正在着手让其回归警队。

我知道导演和编剧这么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洗白李成阳,让李成阳和何队长二人联合,黑白手段同时并进,打击当地的黑恶势力。但是,从李成阳在电视剧中的诸多表现来看,这样的剧情安排着实让人疑惑:

从剧情反映的情况来看,李成阳在离开警队的十几年里面,其实施的行为包括但(可能)不限于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绑架、非法拘禁、行贿等。考虑到李成阳是在马帅的新帅集团的组织、授意之下实施的上述行为,具备一定的组织性、经济性,按照扫黑除恶以来的政策文件的要求,李成阳的行为妥妥的就是黑恶势力,而且还是犯罪集团中的组织者、领导者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即便李成阳当初被冤枉踢出警队了,现在无论如何也不能重新进入警队。

对角色欲扬先抑的安排,在影视剧中很常见,但是,最怕的就是抑的忒狠,后期扬不起来了。尤其是涉及这种现实刑侦题材的影视剧,前期的铺垫一旦把主角设定为一个从事违法犯罪的人,后期洗白的时候,难度就很大,中间过渡会不自然,缺乏合理的说明和逻辑关系,看着就很不真实。李成阳的角色安排,就面临这个问题。

03 林警官的操作,有点二愣子

林警官的行为和操作,我愿称之为“迷”。导演为了给他安排剧情,真的是煞费苦心,他在里面的行为就是个二愣子,一个刑警,办事不过脑子,冲动易怒。

年轻人有正义感能理解,是好事,但是没有脑子就不能理解。你的身份是警察,不是一个热血的中二青年。这是一个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剧中警察的所作所为关乎着我们对现实中警察行为的对比,这不是随意可以发挥的部分。

警察调查案件,不汇报,不跟同事一块,一股脑的过去,啥也不考虑,竟然被人给下套说强奸了;外面吃饭,碰见罪犯,人家激了几句,直接跟别人干起架来,把别人打的满地找牙。这真的是警察吗?长点心吧。

04 关于纪监委找李成阳调查的情况

中江省纪委监委关于董耀的事,把李成阳叫过去问话,询问李成阳的过程,真的是太水了。完全没有体现出我们纪委工作人员职业的专业性。整个询问过程机械、坚硬,而且都是诱导性询问。

所谓诱导性询问就是把答案放在问题里面,让被调查人回答。剧中纪委工作人员想问李成阳有没有给董耀送茶叶,工作人员问:“那董耀也收到了,对吧?”,这是把需要问的事说出来了,让李成阳确认,这不是询问事实,这是确认事实,属于诱导询问。正确的问法应该为:“你有没有给董耀送茶叶?”,直接问,不要让确认这件事。

李成阳以前是警察,后来当十几年的律师,如果纪委打算询问李成阳,那需要做好十二分的准备。剧中纪委同志的发问,着实太幼稚,如果这么问,别说李成阳这个老狐狸了,但凡是个小官员,也不可能如实说。

05 贺云局长与孙兴的关系揭露

孙兴的一句“妈”,震的我脑袋发蒙。

没想到吧,绿藤市扫黑除恶办公室主任、市副局长贺云就是孙兴的妈妈。

是不是匪夷所思?别觉得惊讶,这就是根据真实案件而来。如果看了孙小果的魔幻经历,电视剧的这个情节都是小巫见大巫。

虽然有时候惊讶于编剧的天马行空,但是,现实中发生的永远比电视剧精彩。这是我做律师以来的最大体会。

这是我在搜狗百科找的孙小果案件的基本情况,案件的判决书在文的最后,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孙小果案件基本情况

1998年2月18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孙小果犯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在其家人帮助下多次获得减刑,于2010年出狱后以“李林宸”之名在狱外活动。

2019年4月,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进驻云南省期间,昆明市打掉了孙小果等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6月4日,全国扫黑办派大要案督办组赴云南督办孙小果案,进驻昆明。2019年10月1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孙小果一案依法再次开庭审理,同时对孙小果出狱后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起公诉,并依法对19名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及重要关系人移送审查起诉。2019年12月23日,云南高院依法公开宣判孙小果再审案,决定执行死刑。

06 黄西记者和林浩的剧情部分,实在是鸡肋

这个之前说了很多次了,就不再说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安排。

07 关于尸检拿错检材鉴定的问题

这个情节设置,着实有很大的问题。

看守所里面死了人,首先由看守所里面的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出具意见,公安机关随后要出具正式的认定意见。如果公安机关在出具正式认定结论以前认为需要要进行尸检的,可以由警队法医进行,也可以委托第三方的具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鉴定。如果委托其他司法鉴定机构的,需要征求家属同意,家属要求其他鉴定机构的,应当委托其他鉴定机构。

扫黑风暴西瓜影音在线观看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进行尸检由警队法医进行。但是,本案中,直接由警队法医进行鉴定,明显存在问题:

一方面, 看守所本身就是公安局下辖的,责任主体就是公安局,公安局的法医去鉴定公安局的行为,本身就是有问题。为了案件事实,公安局应当主动回避。

另一方面,马帅是何队长和贺局长提审时死亡的,二人作为绿藤市警局重要领导人员,即便需要警局法医初步鉴定,也要异地法医。

因此,就电视剧中的情节,对马帅进行尸检,家属应当要求公安机关委托第三方司法鉴定机构鉴定,家属可以直接要求委托北京方面的鉴定机构,这样,马帅是否死于毒杀,就很容易鉴定出来。

但是这么做的话,可能就无法查出来警队法医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将警队法医与贺云局长建立联系,进而无法将李成阳离开警队、林浩父亲自杀的事与贺云局长联系起来。

这么理解的话,马帅尸检的程序问题,倒不是个大问题了。这是为了剧情推进而做出的小牺牲。

扫黑风暴》整个故事设计的还是很有意思,虽然部分情节显得多余,冗长,但不妨碍观看。从普通观众的角度而言,或许还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刑侦题材影视剧。

继续追吧,快结束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