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炙热的我们》第五期节目中,火箭少女101献上了改编版本的《眉飞色舞》,在舞台上大跳复古disco,引来一波刷屏。
这支郑秀文曾经红遍大街小巷的舞曲诞生于2000年,至今已经过去20年。
从《眉飞色舞》回放20年前的香港乐坛,才发现原来那也是最后的风云变幻、群星闪耀的时刻。
先来看看当年的十大中文金曲——
K歌之王 陈奕迅
感情在线 郑秀文
给自己的情书 王菲
谁来爱我 容祖儿
花花宇宙 陈慧琳
一生一火花 张学友
着迷 郭富城
男人哭吧不是罪 刘德华
少女的祈祷 杨千嬅
活着VIVA 谢霆锋
全球华人最受欢迎歌手奖
男歌手︰张学友
女歌手︰王菲
金针奖:张学友
从这个榜单,已经可以简要勾勒出当年香港乐坛姹紫嫣红的模样。
1992年,“四大天王”横空出世,当时谁也没有料到,他们能够统治乐坛这么长时间。
从1992年到1998年,四人几乎垄断了香港乐坛的所有奖项,每到年底香港四大音乐颁奖典礼期间,不仅仅是四人竞争激烈、各自的歌迷更是口水横飞。
1999年12月12日,黎明在香港演唱会上宣布退出乐坛颁奖典礼,不再领取任何奖项。
因此到了2000年的音乐颁奖礼,只有三大天王参加。
而那时候的张学友,也面对了一些争议,记得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全年最高销量奖连续八次落入张学友手中。这时也有一些负面声音,指责颁奖典礼有黑幕,张学友在此时也萌生了不再拿奖的念头。
在2000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张学友获得了香港乐坛最高殊荣“金针奖”。
最终,在2000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张学友获得了香港乐坛最高殊荣“金针奖”,这个奖是嘉许,也标志着张学友进入殿堂之列。虽然张学友没有正式宣布不再拿奖,但他出席完2000年度三大颁奖典礼,又拿了金针奖之后也渐渐隐退,不再出席任何颁奖活动。
接下来,其余两位天王也渐渐退出, 四大天王垄断颁奖典礼的时代终于结束,也给新生代歌手们更多拿奖的机会。
千禧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代,虽然早已不是乐坛的顶峰时刻,但那时候的好歌依旧不断,有些从那时候走红的歌手,甚至一路火到了今天。
香港乐坛的新人男歌手方面,不得不提的是谢霆锋和陈奕迅。
2000年简直是谢霆锋的高光时刻,那年的春晚,帅气俊朗的他与穿着婚纱的董洁演唱了一首《今生共相伴》,让无数粉丝为之疯狂。出道才3年就登上春晚舞台,足见谢霆锋当时的人气。
那年他推出了粤语大碟《VIVA》,当中由他亲自作曲的《活着Viva》瞬间点燃了整个夏天,那种火爆的电子摇滚味道,让人一听就无法自拔跟着摇摆,而凭借着这张大碟带来的气势,谢霆锋也开始了自己的世界巡回演唱会。
当时只有20岁的他登上红馆舞台,一连6场,3.5面舞台、牛角麦克风、粗话背心、童年片段、装在吉他上的微型摄影机……一切的一切都是青春记忆,谢霆锋也成为了登上红馆舞台的香港最年轻男歌手。
紧接着,他在2001年乘胜追击,推出《玉蝴蝶》和《世纪预言》两张专辑,这两张专辑都是他亲自监制,其中大部分包括主打歌都是谢霆锋自己作曲。同名主打歌《玉蝴蝶》让人一听难忘,当时的谢霆锋正与王菲惊天动地恋爱着,是爱情,让这位反叛少年唱出了真切深挚的感情,让人印象深刻。钢琴和弦乐的配合,让整首歌都充满了温柔感,让人很想静静地听完谢霆锋诉说关于玉蝴蝶的故事。
千禧年时,不少乐坛前辈都很看好谢霆锋。
黄贯中认为:他是一个很有天分即年轻的歌手,他识唱、识弹、又识作曲,有几首作品我都觉得不错,现在乐坛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全能歌手。
黄霑则说:当年挖掘谢霆锋时,他唱歌受张学友影响很深,我就对他说,没有人要一个翻版的张学友,你要做回自己,你要做谢霆锋。后来,他做的很好,写歌也很棒。
可惜的是,2002年“顶包案”之后,谢霆锋在音乐上放慢了脚步,现在年轻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厨子”,
但其实就像某位乐迷说的:“千禧年的他,也曾凭一己之力终结四大天王对香港歌坛的统治”,希望他能更多地回归音乐吧!
2000年,谢霆锋的好哥们陈奕迅也开始被乐迷记住了名字。其实在华星时代,他也留下了不少好歌,但要说走红,还是千禧年他转投英皇娱乐旗下品牌Music Plus,并且先后推出《NothingmattersU》和《打得火热》两张专辑。
在《打得火热》中,他通过主打歌《K歌之王》以及《打得火热》让自己的歌唱事业开始走上神坛,成熟与温柔兼具的音乐风格也开始成型。2000年的音乐颁奖典礼上,陈奕迅还首次获得了“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传媒大奖”。
当年香港媒体评价“从他的歌声中,我们不难找到张国荣、陈百强、林子祥、吴国敬等上一代实力派巨星的影子,假以时日,陈奕迅应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如今他在乐坛的成就也印证了这个论断。
千禧年,也是香港女歌手们争奇斗艳的一年。
这一年的王菲还没有隐退,那年10月,她发行了自己的第17张大碟《寓言》,一共12首歌曲,10首是普通话,2首粤语歌是将碟中2首国语歌重新填词为粤语以照顾香港市场,专辑再次刷新了菲式音乐乃至审美的新高度,作品、唱腔、妆容、发型,都引领着娱乐圈的新潮流。
粤语版《给自己的情书》是香港红到发紫的主打歌,爱别人先要爱自己的古老道理,在王菲唱来有种特别的慰藉之感。
作品再好,却也比不上她当年轰动一时的恋情:这一年,她与比自己小11岁的谢霆锋开始了姐弟恋,两人在《花样年华》庆功宴后牵手离场,正式公布恋情,抢占了好几天的娱乐头条。
与王菲竞争天后宝座的郑秀文,这一年歌影双栖,迎来了演艺生涯中第二个高光时刻。
那一年的夏天,她与刘德华、杜琪峰的“铁三角”组合横空出世,为我们带来了至今依然经典的爱情小品《孤男寡女》,郑秀文自带天然呆、单纯不做作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音乐上,她也脱离了《默契》《插曲》这类荡气回肠的K歌风格,转向尝试韩式舞曲风,如《煞科》(国语版《眉飞色舞》),《独一无二》;以及《感情线上》等温柔曲风。
音乐成绩上,《孤男寡女》主题曲《感情线上》拿到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全球华人至尊金曲",郑秀文也成为是第一位拿到此大奖的女歌手,《眉飞色舞》的影响力更加不用说。
经历过《恋爱情色》的试水成功,2000年的陈慧琳也主打跳舞歌曲路线,当年一曲《花花宇宙》足以跟郑秀文抗衡。
《花花宇宙》收录于2000年发行的专辑《花花宇宙》,这首歌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广场舞大妈的标配舞曲《最炫民族风》,陈慧琳也被媒体称为“电音女王”,《花花宇宙》也刷新了陈慧琳个人作品的获奖记录,包括新城劲爆歌曲奖、十大中文金曲、 十大劲歌金曲等,那一年,她还打败了郑秀文,成为最受欢迎女歌手。
陈慧琳
这一年的女“新人”还有杨千嬅和容祖儿。尽管杨千嬅已经出道多年,但直到2000年,她才等来了《少女的祈祷》。
这首歌让她一炮而红,收录于杨千嬅2000年9月1日发行的专辑《Play It Loud, Kiss Me Soft》中,在年底的颁奖典礼让杨千嬅首次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金奖。
还记得这首歌的创作人陈辉阳说过,他创作这首歌,是希望自己创作的歌曲里能蕴涵一个故事,而并非是空泛的铺陈文词,于是就创作了这首略带古典音乐风情的歌曲《少女的祈祷》来送给杨千嬅,该曲讲述了一个初恋少女,纯真地希望与爱人一生一世的感人故事。
千禧年的容祖儿才出道一年,但已经凭借《未知》、《不容错失》等舞曲,在铺天盖地关于外貌的非议之中开始杀出血路。
2000年,她发行首张个人专辑《谁来爱我》,从歌名到包装,都是最入心入肺的苦情K歌风,但是歌曲的传唱度很高,也助力她踏上红馆连开四场个唱,上位速度真是比火箭还快。
可以说,2001-2003年的香港乐坛,基本是容祖儿与前辈郑秀文、陈慧琳、自家师妹TWINS分庭抗礼,而2004年以后,天后争夺之路基本就只有她和杨千嬅在赛跑。
千禧年的香港乐坛,还留下了一个最刻骨铭心的演唱会——张国荣的《热.情演唱会》,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在红馆的演唱会。
这个演唱会当时在香港收到了两极的评价,但是在国际却得到非常高的赞誉。
这场演唱会可以说是张国荣最有价值的人生写照,当中最大胆的舞台造型莫过于张国荣那头披肩长发,无论是视觉设计与表演技艺,还是剧情安排和诠释主题,都展现了张国荣超凡的思想深度和广度,是他艺术生涯当之无愧的高峰。
从火箭少女101的翻唱中回望这个曾经姹紫嫣红的港乐黄金时代,你会发现,2000年真的是一个不需要流量,不需要炒作,单纯靠作品和表演说话的时代。
曾经的光辉记忆,呈现的正是我们对音乐最初最美好的向往,也是音乐最动人的品质所在。
未来的香港乐坛,还会有如此群星闪耀的景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