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黄元方(彥方)南渡入闽后被授予晋安太守,后裔在八闽繁衍,是晋安派公认的黄姓入闽始祖。福建黄姓支派众多,其中莆田黄岸派和泉州的紫云派都是由元方所传,我们在多地的族谱中可以看到这个明确的世系:元方——仲——雍旧——如意——齐——贵林——端仪——若——韬之——芳——冲——岸、崖。
按照这个世系,传到黄冲后,他的两个儿子岸、崖分居莆田和泉州,成为两地的开基始祖,其中崖的儿子黄守恭成为泉州紫云始祖。如下图:
紫云衍派守恭公芦川衍派良庵公溪后胜公派下家谱
紫云黄氏南安芦川派先祖世系图
《泉州市志》介绍黄守恭时也是这么说的:远祖黄元方,河南光州固始县人。仕晋入闽(福建……其数传裔孙黄崖,隋末自侯官迁至南安,卜居县治丰州东南郊(今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生守恭,守美。
还有《泉州府志》:父黄崖,于隋末由侯官迁至南安县东南十五里西洞洲(今泉州市鲤城区),生守恭、守美、守宽。
以上谱系通俗点说就是:芳公生冲公,冲公生岸、崖两兄弟,崖公生了守恭。那么,这个世系是准确的吗?结论是否定的,甚至是混乱不堪的!
理由如下:
第一,如果这个记载是正确的,那么最先迁居泉州繁衍黄氏后代的就是黄崖,他才是泉州紫云派的始祖,而非他的儿子黄守恭。(黄崖的兄弟黄岸就被尊为莆田黄氏的始祖。顺便说一下,黄如论主编的《福建黄氏世谱》还真把黄崖当作紫云黄氏始祖)
第二,按照这个谱系,黄守恭的祖父是黄冲(黄芳之子,生于公元627年),黄守恭的伯父是黄岸(冲之子,生于公元674年)。而大家都知道,黄守恭的出生时间是629年,只比他爷爷少2岁?比他父亲黄崖(约676年生)多了将近50岁!岂不混乱。
第三, 参照多地黄氏世系图谱,上面的世系中,从入闽始祖元方到第十代的芳公,基本都是相同的,也都有明确的出生年代,也即可构成完整可信的代系链条,而自芳公以下,出现了分歧。《中华黄氏总谱》把黄冲、黄守恭、黄守美归为芳公的三个儿子:
99世 芳公,滔之次子,……隋文帝开皇庚申年七月廿二日生,唐朝高宗上元乙亥年二月初十日卒,配郑氏,子三:长冲;次守恭;季守美。
100世 冲公,芳公子,……唐太宗贞观丁亥年正月初六日生,唐少帝唐隆庚戌年十一月十五日卒。配苏氏胡氏。子三:长讳岸……;次讳崖,传仙游尖山黄氏。
100世 守恭,芳公次子,字国材,号一翁,晚号惟康。由福州黄巷徙居丰州郡东南郊开元寺。唐太宗贞观已丑年二月十八日生,唐睿宗太极壬子年十二月十八日卒,葬泉郡西郊刺仔山。
另外,在《台湾军城黄氏祖谱》里,虽然也将黄崖列为冲公之子,但与守恭公也没父子关系:“崖公,唐秘书监冲次子,字宗楹,号魁梧,行吉二。唐高宗仪凤丙子年七月初七日子时生,唐肃宗乾元戊戌年十二月廿九日戌时卒,葬双阳山。配胡氏,子三:长讳风,居仙游双阳山;次讳雅,居候官黄巷;季讳颂,居闽县五虎山。”
由上可知,泉州紫云黄氏一派一直沿用的谱系中关于冲公、崖公、守恭公的辈分关系是错误的,从代系传承的年份分析,守恭与崖公是同辈而非父子的可能性更大。
当然,上面的各种谱谍也都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晋安黄氏尤其紫云一脉还有许多难解的谜团有待慢慢考证。认祖归宗是件大事,尤其修谱人更要慎重,多方求证,方能去伪存真,追溯到远祖准确的世系传承,以免认错先祖,误导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