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记者 谭风敏
今年已有205家企业终止IPO,其中183家企业主动撤回申请,部分重新申报IPO的企业中,大部分选择了“转板”。在创业板、科创板IPO审核越来越看重拟IPO企业与所申报板块契合度的背景下,到底是“北上”北交所,还是“南下”直接冲刺“两创板”,让不少志在冲击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着实犯难。
10月15日,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政府、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指导下,由青岛市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主办,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蓝海资本学院承办的“财赋轨交,赢创未来”——首届资本市场助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岛市城阳区举办。对于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众多“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在与论坛专家的互动中逐渐找到答案。
读懂交易所之间的“错位发展”
“中小企业上市可以使其取得长期资金的支持,也打破了社保、保险资金对其的投资限制,企业获得的政策支持以及银行的授信额度都会有所提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挂牌二部高级经理邱阳表示。
选择冲刺“两创板”还是北交所是很多企业纠结的问题,要处理好这一问题,中小企业还需深入理解证监会对北交所“坚持错位发展”的要求。
9月2日,证监会曾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强调,北交所要处理好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关系,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发挥好转板上市功能。
与会专家认为,北交所、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市场定位是不同的。科创板定位的是硬科技企业,对科技要求高;创业板的要求是“三创四新”,定位的是与创新发展深度融合的传统产业;北交所则面向的是创新型中小企业,选取的是发展阶段尚属早期的企业,比科创板和创业板都要更早介入这类企业。
“资源不能总是分配给成熟的头部企业,新兴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北方中心主任李刚认为,深化资本市场多层次改革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也让企业家们拥有了融资上的获得感。
深圳证券交易所北方中心主任李刚
“北交所有三个目标:一是构建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涵盖发行、交易、退市、持续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基础制度;二是发挥纽带作用;三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邱阳表示,北交所的“纽带”功能建立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相当于给有所顾虑的中小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北交所支持上市企业转板上市。企业如果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有能力转板去‘两创板’,我们是非常支持的。同时,北交所转板机制畅通,可以省去IPO排队的流程。”
北交所开市在即,制造业大省迎机遇
轨道交通产业是青岛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城市名片,是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更是整个北方仅有的两个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2020年,青岛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100亿元,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79%。北交所获批之后,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企业比以往更加关注资本市场的新动向。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主任秦青松表示,要善于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力量干事,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大力支持,借助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邱阳认为,北交所的定位是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专精特新的制造业企业有很高的包容性。同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并购重组,相对于上市公司的收入指标更具有包容性,对于在新三板挂牌同时寻求北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来说,进行上下产业链的并购整合也更加便捷。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挂牌二部高级经理邱阳
数据显示,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共有7300多家,覆盖87个行业大类,中小企业占比4%,其中,有48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6家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780多家被评为专精特新企业,多年来已经为6900多家企业完成了一个1.1万余次的定向发行,合计融资额超过5000亿。新三板企业的行业分布以先进制造业为主,这对于制造业大省山东来说,北交所架起了更多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