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涛近照(《马儿啊,你慢些走》太好听了,如今84岁的马玉涛,近况如何?)

我们太难忘这位歌唱家了。如今她近况如何呢?过去的一些经典老歌,实在太好听了。比如马玉涛所演唱的《马儿啊,你慢些走》。“马儿啊,你慢些走喂,慢些走哎,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看个够。肥沃的土地,好象是浸透的油,良田万亩,好像是如黄金铺就……”

这首歌曲让马玉涛收获了无数的鲜花和掌声,至今 ,马玉涛也没有离开“马儿”的歌声 。从养马小战士到独唱演员,再到被“伯乐”王昆慧眼识中,最后凭借《马儿啊,你慢些走》声名远扬,马玉涛的一生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养马小战士到独唱演员。马玉涛不但姓马,她传奇的一生都与“马”有关。马玉涛与马最早的结缘,是在50多年前的内蒙古骑兵部队。马玉涛回忆说,她13岁参军,来到当时的解放军绥远军区文工团后不久,就被派到了位于包头的骑兵部队负责喂养战马。除了把战马喂得肥膘体壮外,她还担任战士们的文化教研员。有一次,部队下乡助民劳动,有一位老百姓突然说道:“哎,那儿有个宣传队,让他们唱个歌吧!”喊了半天,没人敢唱,也没人会唱。此时的马玉涛想,不能让军民关系僵在这里啊。于是,她向指导员申请说:“指导员,我会唱两句!”马玉涛这一亮嗓子,让大家看到了她的音乐天赋。

“骏马”遇上“伯乐”。“我的‘伯乐’是王昆”,这是马玉涛在回忆自己成长道路上时说的第一句话。从一个没有进过艺术院校的文工团歌唱演员,到驰名国内外乐坛的著名歌唱家,王昆的培养和引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马玉涛的独唱,经常将她借调到一些有名的文艺团体参加演出。在一次举办的选拔独唱演员的演唱会上,我国著名歌唱家王昆发现了马玉涛天然独特的好嗓子。“骏马”终于被“伯乐”慧眼识中。

一向爱才的王昆立马找到马玉涛并对她说:“你跟我走,咱们去上海,我要把你的声音再培训一下。”从此,伯乐开始了对“骏马”的精雕细琢。在王昆的指导下,马玉涛先后受教于多位国内知名的声乐教授。一首《马儿啊,你慢些走》火遍全中国。

马玉涛现状

1962年,由李鉴尧作词,生茂作曲的《马儿啊,你慢些走》,经马玉涛首唱后红遍祖国大江南北。马玉涛以她独特浑厚、奔放的歌声,唱出了悠扬洒脱、豪迈和欢快,抒发了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歌颂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建设。这首歌在舞台上究竟唱了多少回,连马玉涛自己也数不过来。曾经有人为她计算过,如果按每月平均演出四场来计算,那这么多年下来,马玉涛已经演唱了不下2000场。从26岁一直唱到现在,马玉涛始终对李鉴尧与生茂充满着感恩之情,因为这首歌的成功,离不开如此优秀的作词作曲家。

马玉涛有一儿一女。俗话说“女儿要富养”,但马玉涛对女儿却一点也不娇纵,就连女儿小时候所穿的衣服,也大都是自己的旧军装修改的。这就使她的女儿从小就很简朴,从不与人比吃比穿,而是比学习。她的女儿学习成绩很好,长大后却并没像母亲那样从艺成为歌唱演员,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学医,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家医院的外科主治医生。

她常年穿军装,就连演出也是一样。作为一名演员,她最爱的事情就是下部队演出,而有赈灾等公益演出,她也总是跑在前面。马玉涛说过一句话,令人十分感动。她说,我就是一个普通唱歌人,没有进过艺术院校,我不是“海参燕窝”,是老百姓喜欢的“窝头咸菜”。

最近,我看到她的一张近照,真是有点心疼。照片上,头发花白的马玉涛,已显得有些苍老,人也消瘦许多,不再是我们最常见到的精神抖擞的样子。她正在进餐,而饭菜,是那样简单,没有山珍海味,没有鲍鱼海参,就是最简单的家常便饭,而且,说实话,还比很多普通人家的饭菜更加简单一些。

不知不觉间,我的眼眶竟湿润了。如今这位老艺术家,已经84岁了,已经进入耄耋之年,这个时候,最要紧的,就是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而在我们的心中,我想,我们永远也无法忘记她身着一身绿军装,满怀豪情演唱的模样。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