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瞒着自己在游戏上两天就充值了5000多元,联系平台方申请退回充值款项,但至今也迟迟没有结果。”母亲节前夕,家长王女士对蓝鲸财经记者说道。
未成年人无节制充值、游戏公司不作为、手游实名认证形同虚设、平台方退款流程复杂……近年来,有关未成年人巨额充值手游的事件屡有发生,虽然国家针游戏公司早已发布相关通知,但不少企业仍存在落实不到位、不作为的情况。
11岁男孩玩游戏两日充值5000元,网易“甩锅”,第三方平台拒绝退款疫情期间,学生的课程和作业需要在手机上进行操作,由于疏于监管,不少学生借此机会使用家长手机在游戏上无节制充值,为此不少家长心急如焚。王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4月26日晚间,王女士手机中连续收到数笔扣款通知,致电客服后才得知是自家小孩游戏充值所扣,并且从4月25日就开始出现充值行为。
王女士向记者展示扣款流水详情,金额小到每笔50元大到每笔648元不等,多达15笔扣款记录,两天共计在游戏中充值了5012元,小孩年仅11周岁。
充值的该款游戏为网易旗下的《明日之后》,孩子是通过第三方平台下载的游戏,平台名为“悟饭游戏厅”,平台所属公司为嘉兴游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此王女士与网易、游辰网络两方均进行沟通联系。
4月27日,王女士致电网易游戏客服,对方提供了一个可供申诉的“关爱平台”链接,申诉方需要上传户口本、出生证、游戏ID、充值情况,客服称不论是官网充值还是渠道充值,网易方面都会落实到底。
对方还表示会在1-7个工作日进行回复,至于是否会进行退款、退款金额多少并未具体回复。
5月2日晚间,网易客服回电称:“孩子玩的游戏是从渠道进的,并非从网易官网,需继续找渠道申述,网易会一直关注这件事。”但王女士认为,网易作为《明日之后》这款游戏的出品方不能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渠道。
随后王女士致电游辰网络方面,对方表示游戏充值的款项不可退回。
平台回应模棱两可,实名制认证形同虚设事实上早在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通知中强调,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须使用有效身份信息方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网络游戏企业应建立并实施用户实名注册系统,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实名注册的新增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此外,通知还要求未成年人每天22:00-8:00禁玩网游,工作日每天不超1.5小时。同一网游企业提供的付费服务,未满16岁网游充值不得超200元/月,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50元。
对此,王女士查询发现自己孩子并未在游戏中进行实名注册。也就是说,在账号未实名认证的情况下,游辰网络平台方未能对未成年人充值游戏的行为作出限制。
至于在没有实名制认证情况下能否充值的问题,网易方面的回应也是模棱两可。
起初网易客服表示,游戏账号没有实名的情况下不能充值,随后5月2日晚间的沟通中网易客服再次表示可以充值。
另一方面,王女士也曾致电游辰网络公司,对方的回应同样是模糊不清,一开始回应称未实名认证可以进行充值,但随后又改口表示不可进行充值。
根据王女士提供的资料可看到,目前在游辰网络旗下的“悟饭游戏”平台仍可以在未实名认证的情况下充值。
由此可见,在国家相关政策明文规定后,第三方平台未能严格落实实名认证充值等问题。主管部门要求网络游戏实名认证,目的是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但网络游戏借用第三方平台登录的设置,会导致实名认证制度形同虚设。
《明日之后》为网易手游营收主力,曾多次陷未成年巨额充值风波公开资料显示,《明日之后》是网易旗下一款生存类手机游戏,于2018年11月发行。在网易游戏业务中,《明日之后》一直都扮演着营收的重要角色。
游戏发行之初,便登顶中国iOS App Store下载榜,并在2018年11月和12月中国iOS App Store游戏类畅销榜名列前三,且在海外游戏市场占有一席之地,2019年第二季度,网易旗下《明日之后》等多款手游陆续登陆日本和美国市场。其中《明日之后》上线当月即登顶iOS全球下载榜。该游戏至今仍然热度不减。
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净收入为592.4亿元人民币。2019年第四季度,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1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在连续七个季度保持百亿以上营收的同时,持续实现增长。2019年全年,在线游戏净收入为464.2亿元,同比增长16%。
财报称,在线游戏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手游收入的增加,2019年第四季度来自于手游的净收入占在线游戏服务净收入的70.4%。报告期内,《明日之后》、《率土之滨》和《第五人格》等手游热度不减。
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网易的主要营收来源为游戏,游戏营收来源主要为手游,而手游中《明日之后》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项。
事实上,该游戏从发行以来便不断被用吐槽氪金力度太大,网友投诉的力度也颇为频繁。
记者查询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未成年充值游戏的案例有很多,网易旗下的《明日之后》为家长维权高发地,例如:
《小孩子12岁不懂事玩明日之后把大人的血汗钱充值了》
《七岁孩子玩明日之后不小心误冲6038元!请求退款》
《孩子玩游戏明日之后误冲8630!孩子才七岁》
今年4月,江苏省消保委在官网发布了《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直播打赏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针对手游APP的调查体验,《报告》发现了5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未成年人在游客模式下可以直接充值消费、游戏实名认证流于形式、未成年用户实名认证后充值额度不受限、游戏付费直接跳转第三方平台(无需验证充值用户是否为网银账户主体,因而存在支付安全隐患),以及未成年充值退款流程复杂。
其中网易旗下另一款游戏《第五人格》被点名,该游戏中,未成年人账号单次可充值198元。
至于未成年误冲后能否请求退回款项的问题,记者咨询了相关律师,对方表示该案件需要从两个维度来看。首先平台方未严格落实实名制相关要求,王女士可要求平台方返还充值金额,若平台方不返还则可向法院起诉。
另一方面来说,根据《民法总则》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上述案例中,王女士之子年仅11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理说5000元的充值属于与小孩年龄、智力不适应的民事行为,若未得到其监护人的同意,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可以要求退款。
但律师强调,5000的金额并非一次性充值,而是分批次充值,每次50~648元不等,对于一个11岁的孩子而言,在法律上很难鉴定“一次性支配50~648元金额”是否属于“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当下许多游戏平台将一次性充值金额设定在几百,而家长们后续维权困难的原因。
在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报告中也曾提到,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流程复杂,除了要求家长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出生证明、账号等证据外,甚至有游戏方要求提供未成年人充值时的监控视频等证据,同时很多家长遭遇游戏企业拖延推诿等问题,家长纷纷表示退费难。
报告称,江苏省消保委还将联合监管部门、未成年人保护组织、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通过调查、约谈、诉讼等方式,呼吁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非理性网络消费这一热点问题。江苏省消保委秘书长陆惜春指出:“可能有些企业在装睡,我们就想通过我们的消费调查,通过媒体把这些装睡的企业给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