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神论(爱因斯坦相信斯宾诺莎所谓的“上帝”的泛神论及启示意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初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家,曾经的1905被认为是世界奇迹年,与牛顿那个1666年奇迹年可以相提并论(详见我的今日头条上“人类历史上1666与1905奇迹年——奇迹显出、难以再现 ”文章)。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本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可以说是一个泛神论者。拉比·赫伯特·戈德斯坦(Rabbi Herbert S. Goldstein)曾经通过电报询问爱因斯坦是否信奉上帝的存在。爱因斯坦是这样回答:“我相信斯宾诺莎的上帝,他以存在的和谐来展现自己,而不是相信人类命运和行为的上帝。”当爱因斯坦在众多大学讲课时,学生们也会问他的反复出现的问题是:您相信上帝吗?而他总是回答:我相信斯宾诺莎的神。那么我们怎么理解爱因斯坦所信奉的“宾诺莎的神”呢?

前段时间我在阅读英国哲学家A.N.怀特海《宗教的形成 符号的意义及效果》著作时,他以自己独特的形而上学思想阐释了宗教的形成——笛卡尔将上帝视为一种“除了自己而外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东西便可以存在”的实体,他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根据他的观察,任何实体在本质上都是群聚集性的(Social),不能脱离群集而刚成立存在,上帝也不能例外。世界万物是一体化的,有序存在,那是因为宇宙展现出了一种具有无限自由的创造性,以及一个由形式组成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王国,但是这样的创造性和这些形形色色的形式若要实现便不可能脱离上帝,因为上帝是一种完成了理想和谐,这其实也是宗教的本来面目。

翻身路

斯宾诺莎生于1642年11月24日,原名是“本尼迪托-德-埃斯皮诺萨”,是荷兰塞法尔犹太裔哲学家,与当时的笛卡尔、莱布尼茨一起被认为是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理性主义哲学家之一,他的《伦理学》死后才出版出来,在这部巨著中,斯宾诺莎试图定义上帝的本质和人类的激情。对于斯宾诺莎来说,并不存在所谓的的笛卡尔“二元论",而是一种中间的"一元论",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两种物质,而是一种具有不同属性的物质,如思维和/或延伸。他认为上帝是一个广泛的网络,这种观念认为上帝不是形而上的,而是物理或物质的整体。所谓”上帝之神是“自然的,它呈现出情感和存在方式,而情感和存在方式又以上帝这种神为其必然的起源,这些都被认为是自然性的,因此,上帝之神就是那个存在。当一个人存在时,他在其中孕育并成为一切,没有他或在他之外,任何东西都不能被孕育。以上这样观点,被认为是泛神论,意思是”一切都在上帝之神中“。

在1930年,爱因斯坦在GS Viereck的《伟大的瞥见》中发表了更为明确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思想,无论多么受过训练,都无法涵盖整个宇宙。我们处于一个小孩的位置,他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里面藏有成百上千种不同语言的书籍。孩子知道有人一定写过那些书。他不知道如何或谁。但他不懂这些书的书写语言。孩子在书的布置上感觉到了一个明确的计划,只有一个嫌疑人,一个他不理解的神秘命令。在我看来,这就是人类思想,甚至是最伟大和最有文化的思想对上帝的态度。我们看到一个遵循某些定律的奇妙排列的宇宙,但我们几乎不了解这些定律。我们有限的头脑无法把握移动星座的神秘力量。爱因斯坦强调说,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让我着迷,因为他是第一位将灵魂和身体视为一体的哲学家,而不是两件分开的事情。这样的观点与怀特海的观点几乎一致,因为斯宾诺莎的上帝之神就是一种理想和谐,是心灵、物质、物理的统一和谐。

爱因斯坦相信所谓的斯宾诺莎之神,就是相信自然界上物理物质的统一,解释了自然界基本运行规律,理解了自然的存在性与统一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