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混改,就是在混改的路上!
又一重磅混改来了!
6月22日,首创经中(天津)投资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在北京产权交易中心发布。
首创经中拟转让部分股权,针对京津合作示范区业务实施混改,参考价格为50-100亿元。
据披露文件显示,首创经中(天津)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1.47亿元,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商业贸易、科技研发、公共服务、房地产业投资与管理等业务。
其目前股权结构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创集团)持股92.47%,北京市经中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中实业)持股7.53%。而企查查信息显示,经中实业亦为首创集团100%持股子公司。
目前,首创经中在京津合作示范区具备较强的开发建设经验,与属地政府方投资开发协议明确,规划基本落位,基础设施与公服配套项目初具规模,产业项目逐步入驻,已形成规模化、组团化开发态势。
京津合作示范区项目位于宁河区未来科技城,为京津两市合作共建项目,已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成为2+4+N产业承载平台之一。
此次混改,主要目的是增加公司资产,提升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改善融资结构;从价值创造上,引入战略合作者,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土地价值;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分担风险;从公司治理上,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规范经营决策。
具体混改方案是:首先剥离首创经中非京津合作示范区业务;首创集团通过向央企、国企或行业领先民企转让不超过49%的股权,获得50-100亿元的股权转让收益,优化股东资产结构;股权转让后,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市场化经营水平和决策效率。
混改后,公司重大决策事项由股东会决定,其他事项由公司董事会决策,董事会根据股东各自出资比例来分配各方委派的董事,董事会可授权公司总经理决策部分事项。目前刚处于早期谋划阶段,三项制度改革后续深化研究。
事就是这么一个事,但此次涉及到京津合作示范区,道士君说两句,关于这个大工程,还是比较清楚的。
早在2013年,两市就决定共同开发建设京津合作示范区。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京津合作示范区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承载地和京津合作共建的协同发展试点示范区。两年前,高新区与首创集团签署《共建天津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合作协议》,标志着京津合作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实施。京津两市本着“一块地,一张图,同规同划”的合作宗旨,“打区域牌、算共赢账、走联动路”,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医疗、文化教育、环境技术、高技术研发及高端商务商贸等六大产业。
京津合作示范区的优势,首创经中强调:
- 其一,战略定位高。京津合作示范区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经济开发区,也不是单纯的区域房地产开发项目,而是在京津两市政府合作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建设成为产业高端、配套完善、产城融合、智慧生态的高端绿色合作示范区。
- 其二,产业结构新。在两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示范区将主动对接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任务,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以商业服务业为支柱,以旅游休闲产业为先导,以健康和医疗文化教育产业为特色,实现产业发展的高起点。
- 其三,功能配套齐全。示范区将强化城市功能,打造完善优质的产业和商业配套体系,重点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安全、便捷、舒适、有品质的居住和生活体验。
- 其四,基础设施强。示范区将建成多通道、多方式的内外交通网络,不仅要提升示范区以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连通性,也要加强示范区同北京市的快速连接,全面融入北京一小时通勤圈,这也是两市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
- 其五,生态环境美。建成后的示范区将会呈现出高品质的园林景观、绿色建筑,搭建出以人为本、绿色优美的生态环境,环境优美、绿色健康、生态宜居将是京津合作示范区的城市特色。目前,示范区核心区正在加快推进48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建设;除此之外,10公里的城市环形绿链将各个组团串联起来,形成收放有致的特色慢行环线。未来,示范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可达到500米。
京津合作示范区鸟瞰图
2018年那年,进行了一场大型推介会,京津合作示范区推介会上强调,京津合作示范区将通过10-15年的建设,力争实现总投资2500亿元,吸引常住人口31万、就业人口18万,每年GDP达到750亿元以上,税收达到75亿元以上,建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一颗闪亮的明珠。那一次推介会,便是京津合作示范区开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标志。再之后,也举办了推介会,这个大工程也在慢慢推进中。
道士君2020年9月去京津合作示范区实地转了转,放一下图。
不多说了,无论混改如何,道士君希望这项大工程干下去,还能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