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起摆地摊,多数人都觉得是很丢脸的事情。一些人宁肯在家待业,也不想出去摆地摊自谋职业。还一个问题,以前在街口路边摆地摊是不允许的,因为道边摆地摊确实影响市容市貌,影响市民出行安全。
耿师傅夫妇俩原来在车站附近开了一家面馆,生意一直都不错。自从发生了新冠病毒疫情后,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门可罗雀。咬牙坚持了两个月,实在是付不起高额的房租费了,耿师傅夫妇俩忍痛割爱,关闭了自己苦心经营了三年的面馆。
面馆关闭了,耿师傅夫妇俩也就失业了。两人都四十几岁了,一没文凭,二没技术,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谈何容易。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孩子还在上大学,不挣钱咋能行呢?
转眼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无事可做的两个月就像两年一样漫长,耿师傅夫妇呆在家中的每一天都如坐针毡,他们忙碌惯了,冷不丁闲下来,还真有点不适应。实际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没有收入,他们心里不踏实。
在这期间,耿师傅夫妇俩也在不停找工作,可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耿师傅天天到劳务市场站马路,偶尔一天也能挣个百儿八十块钱,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就在耿师傅夫妇为工作发愁时,开放露天市场的消息就如三月的春风,顿时吹开了耿师傅心中的阴霾,让他们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只要能挣钱,耿师傅夫妇俩不怕吃苦。
经过了一夜的苦思冥想,耿师傅夫妇决定到政府部门指定的露天市场摆地摊卖水果蔬菜。他已经想好了,家里有现成的电动三轮车,之前又经常去批发市场购买蔬菜粮油,这一行当他熟悉。
说干就干,六月三号一大早,耿师傅夫妇俩就驾驶电动三轮车去了批发市场。因为是第一次干,耿师傅夫妇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他们就少量批发了一些水果和蔬菜,先试试看。
当天早晨,一筐西红柿、一筐豆角和一筐黄瓜全部卖掉,苹果香蕉也卖掉了三分之二还多。大概算了一下,差不多能挣一百五十多块钱。对于这样的结果,耿师傅夫妇俩很满意,毕竟是他人生第一次摆地摊。下午四点多,耿师傅夫妇又驾驶电动三轮车去了新开放的夜市,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光了早晨没卖完的水果蔬菜。六月三日,耿师傅夫妇俩一天总收入二百三十五元钱,对于第一天的战果,耿师傅说比较满意。
有了第一天的摆摊经验,耿师傅夫妇第二天多进了一些好卖的时令蔬菜,还进了几个大西瓜。耿师傅说政府给指出了挣钱的门路,他们就会不断摸索经验,慢慢扩大经营。摆地摊虽然辛苦一点,但毕竟能挣钱了,再也不用天天为生计发愁了。
今天早晨,我在新开放的早市上见到了耿师傅夫妇俩,他们的生意还真不错,顾客络绎不绝。耿师傅夫妇俩的经营规模也不小,不光有水果蔬菜,还有干果和一些日用杂品,就连苍蝇拍都有。
等耿师傅忙完了一阵子,趁着空闲时间,我跟耿师傅聊了一会。他说这两天的生意还挺好,比之前预料的好。耿师傅还说,咱们这开放露天市场,鼓励市民摆地摊自谋职业,但不是无限制地随处都可以乱摆地摊,必须接受城管部门统一安排,不能扰民,不能影响交通,不能污染环境影响市容,还要尽量减少对实体店的影响。
听了耿师傅的话,我之前的担心和顾虑彻底消除了。之前还担心大街小巷到处是流动商贩,垃圾遍地……原来开放露天市场鼓励市民摆地摊自谋职业也是有条件的,没有规矩怎能 成方圆啊。
一场新冠病毒疫情给国内外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扰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业难、挣钱难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尽快复苏经济,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市民摆地摊自谋职业,这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但摆地摊不能作为长久之计,市民也不能都出来摆地摊。市场经济若供大于求了,就会有负面效应。庞大的路摊经营者也会对实体店造成致命的冲击,这个问题要考虑,毕竟实体店是我们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经营场所。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创造价值,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对于开放露天市场,鼓励市民摆地摊自谋职业,您有什么看法,请畅所欲言,请为搞好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献计献策。
作者:草根作家